聆听自己的语言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意识检讨自身的观念,以言语为例,它颇能真切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
例如:“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这样,这辈子改不掉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时间控制了我。
“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点就好了。”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能。
“我只能这样做。”意味着迫于环境或他人。
左边一栏的语言源于决定论的思维定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我负不了责任,我无法自由选择回应的方式。
——以上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今天就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中。
我想要更多变现,所以学习了不少各类课程之后并没有找到具体方向,恰逢自己想要给学生录制教学视频,就开始了。
最近得知做视频是可以变现的,但需要多平台投放。于是我注册了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网易号、企鹅号,每一个注册过程之后的实名认证都很麻烦。
这些天又恰逢在乡下老家,吃住学习都很不方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不便让我今日做事效率格外低,且暴躁,提不起劲儿做事。
还好睡前看书让我意识到了这个状态,心情稍微好些。好像是那个理智的自己悄悄躲了起来,等到平和的现在才与我对话。
顺便想到,人们之所以总是被动,其实是不想承担责任。把问题推给对方,这样就可以总是埋怨他人。
比如我认为我现在收入还不够,这是因为伤害不够,我不想把这个大责全权由自己承担。所以即使知晓有问题,也会拖延,不去解决问题。
现在已经5月,就6周以后的去留问题,我必须提前做出决定,优柔寡断会造成更多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