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很多游戏力的意义以及应用到哪些方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检验游戏成败的指标:笑声。
跟着笑声的脚步就是说如果一件事能逗孩子发笑,那你就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
要逗孩子笑真的不难,以我现在的笑点我有时真的很羡慕他们,那么容易开怀。其实我觉得难点在于大人如何融入孩子的笑声,与他们同乐。�
我家娃是一会哭一会笑的类型,特别容易入戏。先分享一个让孩子从悲转喜,从别扭转为合作的早上。早上娃五点多因为尿床就起来了,晃荡了半天和他爸出去买了个油条,回来有点闹别扭,奶奶叫他喝粥他就趴在那不肯来,然后看见我们吃油条就急了,叫我们不要吃,奶奶给他拿过去么他又推开不要吃,然后情绪有点低落开始哭闹。我本来想自己吃饱再来管他(后妈的本性暴露),想想还是诱惑他一下吧,对他说今天妈妈要做小火车早餐给你哦。他马上破涕为笑爬起来走过来坐在餐椅上,这效果也太好了,我只能放下我的碗,去给他弄了。昨天给他弄的花式早餐也是成功引起了他的兴趣(完全跟朋友圈的艺术早餐不能比),只能说娃的要求其实很低。我用蓝莓当车轮,油条当车身,小番茄当货物,30秒搞定。娃在我做的时候已经开始吃早饭了,还不停的问我火车好了吗。虽然后来也没吃完,但至少过程很愉快也是娃的主动性行为。从最近吃饭的过程中,我又深深体会到游戏的力量。其实花式早餐就是一种游戏的形式,给他带来了想像的乐趣。每天重复的早餐很容易让本来就食欲不佳的孩子兴趣缺缺。而家长的不断催促和各种压力的施加(不吃早饭没力气阿,你这么瘦弱怎么行阿)更让娃心生不爽。吃饭是娃自己的事,应该让他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自己决定吃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吃。至于家长能做的,是把饭变出花来,哈哈。
这样吃饭的结果是我们彼此都很满意,于是我们又愉快的进入了游戏时间,先是玩了一个身体对抗的游戏,我坐在地板上让他用头来顶我,直到把我顶翻,他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当我倒在地上时他就会大笑。我们一共玩了3次,直到他叫停。然后他躲到了一个房间里,然后我故意走到了另一个房间,边叠被子边等着他叫我,过了一会他看我没去找他就来找我了,我听到他快走进时就故意用被子举起来挡住自己,他看到就哈哈大笑着又跑走了。过了一会他又过来叫我,我叠好了一条被子正拿起另一条,于是我又挡住了自己,他又哈哈大笑着跑走了。这样干,�家务游戏两不误阿嘿嘿。到了上学时间,我问他需要在家里睡觉吗?他说不要,要去上学。到了托班看到另一个妈妈也在,他开始撒娇,抱着我说不让妈妈走,声音还嗲声嗲气的。老师说今天怎么了阿,还这样讲话的。这个时候如果我对他进行说教,他肯定会觉得委屈,就更入戏了。于是我对他说,你是在模仿小妹妹们对不对,模仿的好像好好玩哦。我们先去擦擦鼻涕吧。一是给他台阶下,二是转移下注意力,于是我们进了另一个房间,擦完鼻涕他拿了本书说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再走吧。故事讲完了,我问他现在该做什么呀,他说你该走了。于是就愉快再见了。。。
笑声是判断游戏成败的指标。一般来说成人表现得夸张而过度,愚蠢而糊涂就能让孩子发笑。当孩子长大点,可以尝试讲笑话和夸大现实(比如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