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突然感觉一年中参加的葬礼慢慢的多过婚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了想,三十岁前,是基本没有葬礼的概念的。四十岁后,开始越来越多的为那些同事、熟人、朋友的长辈们送行。越送的多,越发惶恐。
生命如此瞬忽,往往在长久的忍耐后,都忍成了习惯时,就猝不及防的连一声告别都没有,就让你空了一个洞。
傍晚,遇到了邻居,两口子憔悴异常。问了才知道,在去年,他们送走了两个老人后,又一位老人很快也要走了。没法安慰,真的不敢想有一天自己也要面对,其实,是已经开始面对了,但是硬忍着不想。
生命,是不是当你觉得有把握能掌控的时候,它会用一次次的送别提醒你,最终,你也会在他人眼里,不可控制的告别。
其实,这没什么,生死,必然而已,但是,慢慢看多了,参与多了,有些东西就会在心里一点一点滋生,像野草一样,拨了又长,拨了又长。这种感觉是说不清的,对冷漠的人来说不一定喜欢。那是一种骨子里的强迫,强迫你不自主的多留意一些东西,留意一些善意,留意一些情感,留意一些牵挂,留意一些你忘记的好。同时,也强迫你去少一些在意,少在意一些别人的眼,少在意一些肤浅,少在意一些怨。更逼着你不得不掂量你如今的遗憾。
如果把这种心思,当做一种悟,反而牵强。我想,这只是一种提醒罢了,无所谓善意不善意。提醒的方式有很多,有的人被提醒了,有的人不信提醒,也有的人不愿意提醒。人生不同,怎样用一生去积蓄一次告别,是个人的权利。一辈子过的有没有意义,除了自己,谁能评价?
路不同,终点都一样。不愿意狂奔的,沿路多看看风景,走走停停,又何妨。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如果看不到那么多,思想也很大,我想多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