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徐爱录之九至十二都是徐爱就孔子对古书《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注:此经已失传)《易经》和《春秋》等《六经》的删减以及历史上一些其他书籍未被保留下来供后人学习的事向王阳明求解。
几番对话当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历史文明的进步颇有自己见解,并且颇有时代感。
其中第十一篇的文章读完之后,让人真的有一种非常释然的感觉。为了让看官们都能清晰,下面将原文附上。
如文中所示,徐爱一直纠结于为何孔子会在编《六经》时将上古时的一些文字记录删除。王阳明层层递进的解释与他听,而我用铅笔标注出来的是对这个论述的总结。
这段文字用现代的文字表述出来是:后世不能再恢复唐尧、虞舜以前的治世,因此可以删略。夏、商、周三代以后的治理,后世不能纯然模仿,也可以删去。只有三代的治国方法是可以效法的,但是后世的人研究三代,并没有弄清楚其本质,仅仅是探讨一些细枝末节,所以三代之治也不能恢复了。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古旧的乡村建筑的照片,照片中泥墙瓦顶的旧式建筑静静伫立在乡间,颇有怀旧的情调,朋友的配文感怀这些乡间淳朴的历史文化遗产没落孤独,也叹息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很快会替换掉这些旧式建筑,字里行间颇有点怀旧和可惜的情感。
我在后面留言:比起怀旧人们更加喜欢赏新,历史发展的进程如此,人性也是如此,只能顺其自然。
将朋友怀念的旧式建筑与徐爱所纠结的上古文字做一个类比,瞬间就能明白王阳明所说的: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
通过考古发现,几千年前的人类的生活状态,文明开化程度与后来的文明发展程度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曾经有人说过,现在随便一个小学生对事物的见识都超过千百年前的古代成年人,那么他们在生活上的一些普通记录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太多的帮助呢?在他们那个年代看起来很了不起的东西在今天看来都是那么的稀疏平常甚至是落后。
或许有些人会反驳了,如果照这么说为什么那些出土的文物会那么值钱?为什么历史古迹会受到保护?
的确出土文物和历史古迹是非常的珍贵,其珍贵在于稀少,其保护的原因是用以研究和了解历史,但是对于我们现在人的生活真的帮助不大。
如果有一本书教你人类老祖宗身上的尾巴是怎么使用的,你觉得看了对你的意义大吗?如果有一篇文章教你老祖宗们是如何钻木取火的,你觉得学了对你的作用大吗?如果有一本书告诉你上古的人是如何在交易中换算野果和肉类的,你觉得知道了对你的生活有帮助吗?
如果将上古时代那些如何通过占卜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如何执行人祭的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的内容保留下来,我相信现在的人大概是会觉得毛骨悚然的,会有人愿意看到那样的场面吗?现在的人还会相信祭天拜神就能保佑风调雨顺了吗?
就像那些乡间伫立的旧式建筑,或者寻一两处有代表性的保留下来,留作纪念尚可,但是如果让现在的人再住进那泥墙瓦顶的房子里长期生活,估计谁也不想去住了,哪怕告诉你冬暖夏凉,哪怕是免费给你住呢?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时间的流逝一去不返,每一个经历过的当下都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新的认知,而每一种新的认知都会引发新的改变,不管是世间万物的进化演变,还是社会国家的治理发展,亦或是个人生活的细枝末节都会是在不断的改变的。
30年前的汽车现在送给你用,你用吗?20年前的手机给现在的你用,你还会用吗?10年前的时装让你现在穿,你还能穿出去吗?应该有太多的人都是会摇头的。为什么呢?新的更好,更先进。
有了自动波的车,人们就渐渐放弃了手动挡的车,未来有了可以无人驾驶的车,应该也会渐渐淘汰自动波。学了一身开车的好技术在这个时代或许很有用,但是未来可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你可以把学开车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与时代发展相关的东西,汽车可以自动行驶了之后,你可以腾出开车的手脚和大脑,用开车的时间和精力干更多重要的事。而会不会驾驶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虽然我们怀旧,但是这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在帮我们断舍离。保留下那些对于我们工作生活,成长发展有用的东西,而那些在新的时代已经起不了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的东西终究会被历史湮灭在时间的进程里。
这几年一股断舍离之风从日本风靡了全世界,很多人都跟风的在学习,回到家里大包小包的扔东西。纷纷要加入极简生活的行列中,我也曾经被宣传软文中那些空旷画面中的空间状态吸引,甚至为自己始终抽不出时间来彻底的断舍离一番而懊恼。可是后来有人跟我吐槽了一次我才发现,盲目的断舍离更是一种灾难。
朋友为了追求极简生活,把自己的衣服统统的处理了,只留下那么常穿的几套,还有鞋子只保留了两双,可是呢?到了需要出席不同场合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合适的衣服,去买!到了换季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应季的衣服,又去买!出去旅游的时候没有了适合的鞋子,再去买!
......
不停的买买买之后,她才发现这样的生活根本不现实。
她的讲述让我顿时茫然,不是极简很好吗?不是断舍离让生活更舒服吗?这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今天看了王阳明的这段话,我豁然开朗!生活中确实需要断舍离,但是我们更要清楚为什么断舍离才能真正的做好断舍离。
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的该断,坚决不要把这些东西带入你的生活。譬如说不适合你的衣服,无法沟通的人,总之你的生活中不会经常用上的东西,临时有需要去租去借就好了,但是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买回来用一次之后再也不碰。
闲置无用的东西就该舍,既然你长期不用,证明对你来说价值不大,影响也不大,而闲置就是一种浪费,不如让它去到合适的人那里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譬如你不再看的书,不再打的球,不再用的手机,这些通通都可以流通到有需要的人那里发挥它的价值。
离开对事物过多的渴望,过多的迷恋,远离那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欲望。这世间永远都有我们企及不到的东西,如果让自己欲壑难填,人生无疑就是一种悲剧。
成为过去的,不管好与坏,都已经过去,只是回忆,如果是坏的甚至都不需要记起。我们只需要带上那些对自己未来有意义的东西一起上路,太冗余的东西该丢弃就要丢弃,你要记住每一个当下的你都会残旧过未来的自己,未来的每一秒都有可能创造新的奇迹,没有任何人或事能够逃出这样的规律。
生命的演变来自一场又一场的断舍离,认知的成长来自一场又一场的断舍离,而文明的进化更是来自一场又一场的断舍离,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终归还是会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