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游记

两三个周前的一个周末,我去了即墨的雄崖所故城。

雄崖所故城

雄崖所故城位于即墨市丰城乡海滨,因其东北部白马岛上有雄伟断崖而得名。故城雄崖所为明初为抗击倭寇而建。清雍正12年该所被裁撤,城池因此被废弃。

和“全新”的即墨古城相比,雄崖所故城显得非常真实,斑驳的旧石墙,陈旧的瓦当,一色的明代民居,没有经过什么修饰,唯一比六百年前多的是城门外新修的博物馆。

老屋

说这是“城”,但它是个村;说这是“村”,它又和其他村不一样。全村的两条道路道路呈一个十字,每条路五分钟就可以从头走到尾,道路都是用厚厚的石板铺成的,十字路口处的地面还用石砖砌成一个“铜钱”。整个村看上去很单薄,很陈旧。本来有四个城门,现在只有一个半了,我们看到了一个,还能隐隐约约在一条路的尽头看到另外半个。我们看到的那个完整的城门威武雄壮,顶天立地,中间的大字孔武有力,整个城门面朝着大海和平原,像个戍守着边疆的山东大汉。

城门


铜钱图案

这里的房子很有年代感,墙面裸着青灰色的石砖,屋顶上铺着青瓦片,拴马环镶嵌在墙上,上马石十分自然的倚在墙边,一切都低调而引人注目。正值盛夏,白花花的太阳晒得我们后背发烫,村子里寂然无声。走在光光的石板路上,望着街边的老建筑,缓慢的步伐倒多了几分肃穆与宁静。

雄崖所故城不加修饰,不多宣传,游客也不多,除了我们只有两三拨慕名而来的客人。村子里,零零散散的老人带着草帽,在阴凉地里打着蒲扇叫卖当地特产,街道两旁还有一些似空非空的老店铺。听说这里的居民都是明朝官兵的后代,看上去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古代军人的气质,和普通的农村老人别无二致。看着他们,我想到那些抗击倭寇的明朝士兵和现在的普通人差不多,操着一口即墨话,后代也还是坐在这里卖海鲜,顿时感觉历史离自己近了许多,突然有一种“王侯将相(的后人),宁有种(与众不同的地方)乎?”的感觉。

天下姓张的人都是一个祖先吗?可能一辈一辈的追究到史前时代,这个大姓也就只有寥寥几个人了。这几个人之后有数不尽的子孙,我算一个,我爸我妈都是,周围的一些人也是,其余还有多少历史名人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呢?有一个说法是“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只隔着五个人的关系”,陌生人之间不分种族和国家也才隔着不过五个人,那中国人之间隔得更近,同姓人之间隔的更更近了,那中国古今多少姓张的名人,像什么张学良、张三丰、张衡,不都是我的(远房)亲戚了?不过远房太远,那点血缘关系都不值一提,只能想来激励一下自己,雄崖所村里的大爷大妈可是正经八两的明代官兵后人,有城为证。

老路

站在城楼上向外面看就能看到大海,我才知道即墨靠海。大海就像一个大湖,远远的看上去没有什么波澜,海往内陆很远都没有什么村落,除了星星点点的房子,其余多是草地和农田,还有一些小小的树林。一直到这个军事要塞,才有了成群的村落。在往返这里的途中也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有成片的农田。这种辽阔在我的记忆中并不多见,这似乎是平原地带的一种一马平川似的豪迈,我很惊奇在记忆中拥挤繁忙的家乡山东半岛,竟然能觅到大草原的影子。

站在城门口回望雄崖所故城,高大的城门内别有洞天。穿过幽暗的城门洞口,仿佛一脚踏进了历史。六百年风云变幻,这个古老的军事要塞只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从容的面对沧海桑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元二零一九年岁在己亥春,应本家老叔之邀,再次造访中原。(老叔金柱乃汝南守备应斗公裔孙。一四年冬月我与老叔...
    陆地杨柳风阅读 986评论 1 4
  • 在刚来大理的时候,就一直想来巍山古城看看,当然不是因为它是古城,不是因为它有历史,有文化,而是本傻格格是个吃货,而...
    傻格格阅读 635评论 0 0
  • 记者:您好,我是xx报的记者,我想代表广大热爱您的粉丝采访您。 隐士:我不接受采访,你走吧。 记者:您已经隐居太久...
    并将公开阅读 704评论 0 51
  • 风夹着雨吹干了额头的细汗 吹醒了昨日的梦魇 雨声催眠了蝉鸣 凌晨的夜 只有这嘀嗒的雨声 发呆的心 静止的魂 被雨声...
    静若青莲阅读 2,227评论 49 62
  • 时间就这么快,好似一眨眼的功夫。初一我的快乐生活就结束了。 从小学一下子升入初中,仿佛我一下子长大...
    白荷原创赵爱萍阅读 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