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网络初17中19 坚持分享第404天 20200913周日 第三期约练挑战计划 第九周第3次(51次) 总第141次
今晨约练角色:咨询师
关系互动是永恒的话题。人生活在各种关系中,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当一方感觉不舒服时,通常关系的另一方的感觉也不会舒服。谁是来访者,咨询师就站在谁的身后一步,陪伴TA一起去梳理TA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法,以及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法引发对方的看法、想法、做法。透过双方循环互动的现实情景,反思能力和觉察能力强的来访者自省顿悟:态度是决定沟通模式的根本,改变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就能进入良性互动。
来访者是带着答案来的。在来访者主动提出一个话题之前,TA一定是经过或长或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考的。相信来访者是专家的咨询师只需好奇的询问来访者“你有什么样的思考?”、"是什么让您有这样的思考?“、”当您这样去做时对方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当您做到了您说的这些,对方会有什么不一样?“、”当对方有这些不一样时,您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来访者在回答这些问句的同时,构建解决之道便水到渠成。
用一般化好于用自我暴露。来访者带来的话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咨询师也曾面对或还会时不时的面对。当听完来访者的诉说后,咨询师用了一般化共情来访者,而没有用自我暴露。用自我暴露是有风险的,一是咨询师可能被卷入,二是可能会让来访者感觉自己被否定。
在来访者在意的点上多做停留。来访者的情绪是源自对对方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有看法,这种“看法”就是来访者在意的点。如果用“是什么让您有这样的看法?”引发来访者在此处多看看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可能在多看多听的过程中会对关系中对方的感受有更深切的感受。
人的多重角色是需要切换的。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我们无意识的把工作角色带回到家庭中时,难免会以专家身份、上位者姿态与家人相处。而内心感觉不舒服的家人会以各种形式予以回击、对抗。当我们在家中脱掉”专家“外衣,回归家庭角色站位,以平等、尊重、理解、体谅、关心、支持的姿态与家人互动时,整个家庭的氛围就会随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