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式感中凝聚传统文化的力量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实践团到漳浦进行传统文化的这几天里,我最感触颇深的便是每一样事情专属的仪式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清晨的八段锦开始,到晚间的课程结束,每节课开始前,主持人老师都会请各组带队老师带领学员们依次进入教室,学员与带队老师互相鞠躬敬礼,以示问好,随后有序进入教室开始上课。课前课后,主持人老师都会请全体起立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鞠躬三次,面对屏幕上写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子画像,学员们满怀虔诚,躬身向孔老夫子致敬。每日餐前,学员们也会在主持人老师的带领下齐诵感恩词:“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大众信赖支持,及所有付出的人”。诵完感恩词后有序进入大厅用餐,学员们依次排好队,志愿者们以90°鞠躬向学员递送餐盘,学员们也以90°鞠躬回礼接过餐盘,如此一来,这像程序化般的仪式让每次用餐都显得格外庄重,用这样的仪式表达敬意,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不敷衍,从被忽视的小细节里看出对生活的重视。在漳浦传统文化培训中,这样那样的仪式感让学员们建立起了属于这个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保持了每天学习的热情。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让这几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这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是对传统文化身体力行的传承,表达大家的敬意,爱意,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传统文化...
    有一颗小松盐的小神仙阅读 1,342评论 0 0
  • 十年的光阴说长不长,几度寒来暑往,春花秋月也就过去了。十年的岁月说短不短,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可能面临很...
    桂花树下阅读 3,142评论 0 0
  • 胖子,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长得比较圆润,作为一个形容词它听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它作为一个外号来讲的话,着实不是...
    秋寒钥阅读 1,679评论 4 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