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压力有点大,看什么都扭歪了,心平气和的话都能听出怪味儿来。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语文有点薄弱,初中生,语文120-130才算是出色。
我问他,试卷讲了没有。他说讲了。
板栗一本正经地问:“哥哥,哥哥,你老师上课讲的,你都记住了吗?”
儿子大喊一声:“关你屁事!走开!”
我说:“怎么说话呢这是!她就问问你,你就大声呵斥她!”
儿子说:“她就像说我什么也没学一样!”
我说:“她什么时候这么说了?什么时候有这个意思了?你听她的语气,有这个意思吗?”
他不吭气。
中午,这事儿过去一阵了,他心情平复了,我又问他:“妹妹就问问你,怎么反应那么大?”
他说:“老爹就这么说我。”
“怎么说你?”
“他说我学了些屁。”
“什么时候这么说?”
“做不出题或者做错的时候。”
“你不会的题他都会吗?”
“嗯。”
然后不服气地说:“他用软件拍,当然都会了。”
我说:“平常跟同学说话也这样吗?”
“跟同学当然不这样。跟老爹就这样。”
我说:“你看看你,妹妹心平气和跟你说话,毫无恶意,你都听歪了,小心跟同学说话也疑心生暗鬼,得罪人还不知道。”
他不说话了。
我又问:“现在压力大不大?”
“有点。”
“为啥呢?”
“分数赶不上人家。”
我说:“也行了。毕竟你那些同学都是高手。你再赶不上他们,成绩放到普通学校也是好的。只要各科不低于120就不要压力太大。”
想了想,我又说:“你觉得在这边的话压力大不大?”
他说:“也挺大吧。哪里都有压力。”
我说:“你觉得你和李如晋谁压力更大?”
他笑了:“当然他大。他从第一上掉下来了。”
是啊,现在这个社会,哪个学校压力都大,哪个学生压力都大。底部的学生承担头部和中部学生给的压力,相当于驮着这些人,头部的学生又随时担心掉下来。考一次试,名次掉下来,心态就是崩的,尤其是第一名。
儿子入学是擦着录取线进去的。我一直担心他跟不上。一直给他泼冷水,力图消除他的那种得意洋洋,飘飘然。张明反而跟儿子一样,或者说比儿子更加得意忘形,大力夸奖儿子。
但是我太了解他了:现在多用力夸奖,将来就多用力打击。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儿子在他眼里就是个屁,做错题要骂,做不出要骂,做得慢要骂,甚至打,苛刻暴虐,只有期末成绩出来才得意忘形地夸夸儿子。但一开学,儿子上学期的优秀成绩他就忘得一干二净,又狗屁不如了。
我非常讨厌他这样压榨孩子,我的看法,小学初中成绩看得过去就行了,中游就行,不要拼尽全力,那样到高中力气不够使的。
作为高中教师,太明白高中和初中小学的断层之大了——班里中考第一名和三十名左右的孩子,一年之后排名就能来个大抖乱,重新拍。所以我一直希望小学初中轻松一点,多感受一点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拼尽全力去学那点简单的东西,一点童年乐趣也没有。
为这个不知道跟张明吵了多少。没有用。秀才遇到兵。
202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