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叔伯家的小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听说谈到了彩礼,两家闹得很不愉快。
叔伯说,当地彩礼通常都是六万六起,就按习俗,六万六就行。男方说,家里穷,给不起。如果给了家里酒席就办不了了。加上小妹婚前怀孕,还要养孩子什么的,还有说小妹没有工作,也要靠他养。把叔伯气的当场就甩了脸。可是小妹喜欢,家里人也拗不过。最后定是两万六的彩礼,并商议好结婚那天,彩礼小妹当做陪嫁再拿回去。
还问我结婚时,婆家给我多少。我说:没有彩礼呀。叔伯听后像是找到了一些安慰,还宽慰我说,什么彩礼不彩礼的,只要两个人过的好就好。
因为当初跟老公认识的时候,我已经买了房,工作也相对稳定,所以暂时不想改变。
等到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要求他必须买房、给彩礼、买三金什么的。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婚后,他得在我所在的城市生活,他答应了。然后他回部队打结婚报告,后我们拍婚纱照、领结婚证,到他们老家的村子里办了一场婚礼,然后回娘家,在小城里宴请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因为我是一个相当怕麻烦的人,婚礼大部分还是依照了我的意愿。一切事宜都尽量简单化。
那时候,老公在部队呆了十几年,节省了二十万,看着老家歪歪扭扭,破烂不堪房子,决定出钱修新房,刚开始,我对他在农村建房这事并赞同,因为村里的房子真不值几个钱,而且出钱修房后房子也不会落户在他头上。因为他户口早就不在老家了。他对我说,公公婆婆不容易,一直住在那破房子里也不是个事,全当孝敬他们吧!而且还有个30岁的弟弟没有结婚,有新房他也好找女朋友,还说,不是每一个女生都像我一样不在乎男方的家境。而且婚后,我们在城里生活,确实很少回老家。偶尔回去,居住在好一点的房子里也总是舒服点。
看着婆家的情况,我有点于心不忍,再看着他一片孝心和爱护兄弟的样子,说的也有些道理。就由着他去了。
婚后,身边的人背地里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说他是个上门女婿,还说我找了个臭当兵的、没钱没势力,还笑话我瞎了眼,憨憨,怎么还倒贴婆家。他知道后,心里很是介意。
哪怕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这边招上门女婿,女方是要给男方彩礼的。可我也没有给啊!而且我有哥哥,犯不着招女婿上门。再说,当兵的怎么了,我觉得挺好的啊!至于贴补婆家,我老公挣得钱,在能力范围内,关键时候扶一把婆家,我觉得是人之常情。再说,他又不是伏地魔,也不是全然不顾及我们这个小家。
因为婚后,他的所有工资都是打到我的账户由我统一管理,身上最多留2000块零花钱。我喊他多留点他都不肯,说自己够用了。但听了那些风言风语后,老公却上了心,所以下定决心要在城里买房。连自己零花钱,都自动缩减在500元左右。哪怕我给打过去,第二个月多半还是回到了我的账户里。不仅如此,他工作特别的认真,目的就是为了多挣点钱。
他这么有志气,我当然开心了,为了我们小家,我也开始筹划,不必要的开支坚决不花。第三年,我们就凑够了首付。记得付首付那天。还一个劲儿的跟我说,他也是有房子的人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其实他也是需要证明的。
的确,从那以后,那些之前说我们的人,开始转了风向。说他很有本事,有钱有能力。也说我很有眼光,虽然偶尔也会说我婆家条件不好,但也不像以前那么带有鄙夷的意味。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对农村人有那么大的偏见,要说农村,谁家祖上不是村里呆过的?村里人真的挺好的,毕竟大部分人还是很质朴。而且别人有钱没钱,管你什么事,人家富又不会赏你几分,人家穷又没吃你的饭。
这么些年,看过那么多因为彩礼、婚房,三金闹得不愉快的事情,我其实不是很理解。可能我骨子里对于婚礼并没有期待,也不在乎所谓的仪式感,更对婚姻也没有所谓的敬畏之心。
网络上有些把婆媳关系,姑媳关系、夫妻关系闹得很尖锐。可是在我身上还真没有到那种地步。
我就觉得婚后以小家为重,能力范围内帮助大家。至于婚姻,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啊!只有两个人真正体会财米油盐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才是真正的婚姻。就像找了个合作对象,大家尽力好好经营,经营好了,大家都是赚的。经营不好,也不要怪谁,毕竟大家都努力过了,散伙重新在找个合适的就行。
所以,与其在那些虚有其表的事情上下功夫,我觉得还不如花时间好好审视要跟你过一辈的这个人是什么德行。再好好看看自己,又是什么样子。如果这个人真的值得,有些门槛可以低一点,要求就不要那么多。而一个人真的爱你,不用你说,也会替你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