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究竟是在学什么(wm197049)
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学语文究竟是在学习什么?那些人们所谓的东西真的能够学会吗?我看,很难。
苏东坡有首著名的哲理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多人是以写景诗来讲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景。也有人当哲理诗来讲。我看,这其实是一首极其深邃道理的诗,又拿很稀松平常的观景阐述出来了。
谈到语文的深妙,最是如此。你说它是音律美吧,完全可以,峰,同,目,中四个字,又是feng一声,tong二声,mu四声,zhong又返回到一声。抑扬顿挫,煞是押韵之美,读者铿锵,听者有味。
你说画面的美吧,高低起伏的山岭,突兀挺拔的雄峰,既是同一个事物,又是不同的角度,惟妙惟肖,身在其中,角度不同,观得有趣,又多见其妙。
再说欣赏的美吧,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属于距离上导致了结果的差异,高低又属于不同视角导致的差异。俯瞰,仰视,斜视,侧看,确实不同,假以移步换景,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新鲜,假使一天之内借着不同的天光,也是一种美,假使风天、晴天、雨天、雪天、阴天呢?再假如四季呢?同一个角度所看,山都有它的美,峰也有它的奇特的四季韵味!
如果,再加上心情的维度呢?不同个性人眼中的同一个角度的山呢?
那更会是不同的无数种景象了吧?!就是不同的美。你看山无言,山看你有情,日日看山山不语,自在情理中。——就是这种特殊的境况,又确确是存在的。
我们看山,终有情趣无限。最终的遗憾和期盼便是:终其一生,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我们不尽是肉眼凡胎,我们怎么地也逃脱不了肉眼凡胎!因为我们的局域,因为我们的心坎。我们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的。
突然由写景,由叙事,又疑问,升腾到了哲学的高度,这个问题也太大了:为何能够不识庐山真面目?语文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也是思辨的方式。我们之所以看不清楚事物的本真面目,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山里,最终得到的就是片面的星星点点。
因为角度不一样,因为层次不一致,因为四季天光,因为风云变幻,因为心情,因为认识的狭隘,最终,因为我们距离我们所要了解的事物,太近了,也太不懂了!
我们的私心是最终导致我们不全面的根源。
这个问题,又可以三重了解。
第一个,我们太关心我们所从事的事物了。导致我们没了客观的认识。就像那个常识,第一次上一段儿楼梯时候,你会觉得窄,也不知道会觉得陡。如果,叫你日积月累地接触它呢?假如你搬到那里去住,你会发现,不仅仅因为它日渐日近地挨近了你,你也日趋日亲地贴近了它,你最终也就麻木了,你不会觉得它狭窄,也不觉得它陡峭。
它成了你每日必做的功课,你和它到了最亲近的地步,你原先的印象,甚至彻底改变了。
太接近什么,便太看不清楚什么。
第二个,我们始终是这样子的:我们会对接近的事物投入感情,不管它原本的样子。就像一个例子:尽管他是江洋大盗,他对我好,我就感激不尽。这是一个电影里一句台词,我很自然地记下了,也很不自然地常常疑问:难道一名女子感动于一名男子,不是他的行为举止吻合正确的道德观念?而是仅仅是他对她的好吗?这真是个费解的问题。
好多时候就是,理智的事情遇上感情的事情,理智成了最脆弱的失败者。面对任何事物,我们也往往犯错。因为距离我们近,我们就莫名其妙地袒护它们——因为我们太接近了,袒护你的邻居,就等于袒护你自己——这也成了人们的一种不可理喻的潜规则——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就是如此做的。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私心影响了我们客观的判断。比如,对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影响了我们做事情的心情。再比如,我们过分看重事情的结果,以至于我们影响了自己做事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事情的结果——瞧瞧,是最关心事情的我们,竟然成了影响了事情,导致不好结果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有名的墨菲定律:怕做不好某件事儿,往往就果然做不好某件事儿。
这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回过头来,语文究竟是在教会我们做什么。勿用违言,语言,不论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其实是我们思维的表现工具,语言就是为思维服务的,学习语文,抽丝剥茧到真迹,就是教我们如何推导事物道理的。语言是逻辑的工具。更多时候,我们是用它们来说理的,用以表达我们的想法。
再回到题西林壁,我们为什么看不透事情,对事物没有全面认识,是因为我们的私心,因为我们对我们探究的事情发生了感情,以至于我们的观察出现偏差。这是个严峻的事实。
我们如何去做呢?就是说,语文到底能够教会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学习的思考和思考的学习。我们用我们的语言逐层推导这件事情,我们看事情,应该把自己从事情当中脱出身来,不带有任何情感地看事情。而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则应该沉心进去,悉心做它,距离它最近,哪怕肌肤相亲。(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