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大早看到骨干群里催着干活的消息,用观察描述:看到的是年龄大的老人参加活动居多,有人回复“老人也是监护人……”,对呀,“其实陪伴留守儿童最多的就是老人,在外打工的父母也只是春节才回家”,这是我后来的回复,没有再言语了……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2.
“你怎么这么慢呀,还以为……”外婆满脸笑容的迎着小外甥女,嘴里虽是埋怨,但是话语里充满着疼爱,小女孩很是顺从的跟着外婆走了。
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
3.
“脏,脏,脏,别把手放在地上”,奶奶一边大声呵斥女孩,一边干着自己的事,很明显女孩听到了,故意不理会,继续着原来的动作,还趁着奶奶不注意诡谲的一笑,奶奶的脸上露出无奈无助的神情,很忧虑的样子。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4.
“你那么大声音干啥,到哪就听见你说话了,赶紧……听见你说话我就烦……”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妈妈一脸的不耐烦,孩子茫然的不知所措……
其实小孩刚才说话的声音一点都不大,我猜想那个妈妈不舒服的真正原因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她的内心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孩子,孩子可能会看到妈妈痛苦感到内疚去讨好她,很担忧孩子以后的成长。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其他人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