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立于海滨的珠海大剧院,在我看来,是最天然的和谐。我有一种感觉,她们好像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好久,只差这次真实赋形的寄韵。
——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谢小凡
近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设计的珠海大剧院迎来了竣工后的隆重首演,她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首个集高雅艺术殿堂、市民休闲场所和旅游观光胜地于一体的城市地标性景观,全面提升珠海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
一座剧院,可以奠定一座城市的文化基调,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珠海大剧院恰到好处的表达出珠海——这座被誉为中国浪漫之城的文化与情怀,成为当之无愧的“珠海新地标”。
珠海市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30多年来一直没有一座展示城市文化的大剧院。2007年,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珠海市决定在城市中心区海滨的野狸岛填海区域建设珠海大剧院,并进行了国际方案征集。“日月贝”获竞赛方案第一名,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设计一直未能顺利推进。
2009年底,经过认真考察和选择,珠海市政府决定委托BIAD承担实施方案设计和建筑工程设计,由BIAD董事长、总建筑师朱小地担任实施方案总建筑师,并与马泷、金国红、侯郁、栾波、黄河等青年建筑师以及各专业优秀设计资源组成豪华设计团队,开始了为期6年的设计工作。
一、立意 CONCEPT
设计团队认真分析原中标的“日月贝”方案,认为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回到珠海大剧院的建筑本体上来讨论,在当代的设计语境下提升珠海大剧院的建筑品质。
设计团队意识到珠海与天、海、地的共生互融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珍贵的,实施方案的设计灵感产生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联想,由此展开建筑与环境对话的探索。
在“大海之上,苍穹之下”创造出具有延伸性和包容性的时空意向就是在于消解建筑的凝固这一古老概念上,虽然这种更为当代的幻象对于现代主义的观念有所挑战,但毕竟是指向未来的趋势。建筑的妙趣,就是在于拓展与限制之下诞生的希望,而每一次艺术创作赋予物化形态都是在冒犯既有的标准和形态。
设计团队认为必须重构中标方案立意,在回应珠海城市集体心智和心理景观期许的同时,以提纯的方法突显建筑的视觉效果,让建筑呈现漂浮于“大海”之上、掩映于“仙岛”之间的神奇景观。
为此,设计团队深入研究项目所在的填海区与野狸岛的空间关系,确定建筑不同的控制高度;分析与情侣路南北段不同城市视角,珠江入海口不同的海上观景视角,确定建筑的朝向、进而明确定位;模拟不同方位太阳光线对剧场建筑的影响,根据建筑的光影变化落实体型设计;结合BIAD多年来剧场设计的经验、技术与研究成果,对建筑功能进行重新梳理。为珠海大剧院与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建立对话语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方案 PLAN
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在按照业主要求保留两组仿贝形建筑基本意向的条件下,设计师重新进行了实施方案的设计。
一是重塑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将地形高度从海边到场地中央逐渐升起,将剧场的辅助功能整合于地景之下。从海上望去,两组仿贝形建筑突出醒目、纯粹凝练。重塑后的场地形态完整统一,不仅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对话,也为观众与建筑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
二是使较大的仿贝形建筑独立面对大海的方向,从海上、特别是即将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方向可以观赏到完整而明确的圆形建筑轮廓,而在城市方向又可看到两组不同大小的”仿贝形的建筑,突出了层次的变化和造型的复杂性;
三是将大小两组仿贝形建筑旋转90度,重新进行平面布局,将休息厅、观众厅、主舞台和后舞台依次布置在仿贝形的空间中,仿贝形体量不是单纯的装饰造型,而成为包容和控制整个建筑的核心主体;同时,剧场各功能与其空间形成契合关系,让建筑造型的特征始终伴随着观众活动的空间而存在;
四是使用玻璃幕墙和穿孔铝板组成复合建筑表皮,使建筑内外部形成了通透的空间效果,白天室外的阳光与夜晚室内的灯光都可以充分地扩散。并使建筑造型产生消隐的可能性,在建筑轮廓线的附近随着钢结构杆件细化,建筑的形象逐渐“融化”在海天之中,增加了大剧院的飘渺、神圣之感,赋予建筑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更加多元的文化意境;
五是仿贝形建筑采用钢结构体系,不仅能高效承担建筑荷载,还在竖向桁架的钢结构内部形成了极具变幻趣味的可利用空间。桁架内部置入功能必须的楼梯、扶梯等交通设施,可以让观众在到达各个标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建筑层次丰富的空间特点。
由此,珠海大剧院的设计得到充分合理的优化,顺利通过了珠海市有关部门的审批,为开展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创造了条件。此后,设计团队又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海韵广场规划设计等环节进行创作,并向珠海市相关领导进行专项汇报,获得高度认可,使项目的整体设计日臻完善。
三、设计 DESIGN
珠海大剧院包括一座1550座观众席的歌剧厅和一座550座观众席的多功能厅,总建筑面积59000平方米。两座剧场分别位于两座大小不同的仿贝型建筑中,建筑高度分别为90米和60米。两座建筑成“八”字型向大海展开,在海韵广场的入口处形成轴线交汇。
剧场有一个共用的入口大厅,巨大的雨棚从门厅上房出挑18米,利于观众疏散。
当观众走进珠海大剧院,充满流畅曲线的空间在疏密的光影变化中依次展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两座剧场拥有各自的交通体系,观众可以方便地来到6米标高的休息厅,一览建筑恢弘的内部空间。钢结构内侧放射形的线条轻盈、挺拔,展示着这座音乐殿堂高贵而典雅的气质。近似圆形的观众厅位于中央位置,观众从不同高度进入其中,并在过程中获得再次欣赏室内空间的体验。
观众厅内部穹顶海天一色,顶部星光熠熠、璀璨夺目,四周变幻的帷幕呈现多重蓝色的交响,逐渐过渡到浅黄色的坐席与地面,如同置身于夜空、沙滩中。
为获得一个既浑厚又挺拔的建筑外形,仿贝型的剖面为上部笔直、底部圆润的抛物线型轮廓,两面则是一个椭圆曲面,这个复杂的形体可使底部的面积和容量扩张、上部形成收分,充分满足实用功能的要求。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完成,一座美轮美奂的、与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珠海大剧院慢慢地展露在世人面前。
四、技术 TECHNOLOGY
作为设计总承包单位,BIAD设计团队通过参数化设计技术,在三维的空间中完成了建筑结构、支撑体系内外多层表皮的复杂设计和材料加工数据,确保了珠海大剧院建筑造型的高质量完成。在建筑声学设计、光线设计、舞台机械等方面利用BIM技术完成,包括对舞台的面光、耳光、追光的角度和投射面进行即时的模拟。
钢结构体系使建筑的室内空间呈现出精巧、疏朗、富有韵律的效果。同时满足100年的使用年限要求,并按照珠海城市建筑的地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即抗震烈度8度进行抗震设计。
充分考虑到珠海当地的自然条件,经二次复核,幕墙按18级风的标准加固,抗台风能力比其他同类型海边建筑高50%。穿孔铝板起到遮阳的作用,可控制室内的热辐射,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达到绿色节能的标准。
为了带给观众一流的视听享受,BIAD与马歇尔·戴声学公司深入合作,严格按照建筑声学的原理设计施工,对天花板、墙面、地板、舞台、门、座椅等形态、材质逐一推敲,在大剧场和小剧场内,即使不使用扩音设备,依然能让最后一排观众清晰的听到声音,实现了美学与视听的完满结合。
珠海歌剧院的设计是理性升华与崇高精神的结晶。这种升华出自对音乐的感悟,体现出城市文化艺术灵魂的交响。奏响起的是远古而来的梦幻与神往,是天籁之声,是宇宙苍穹的回音和共鸣。给人灵魂以滋养,给人视野以辽阔,给人听觉以色彩,给人生以博爱。
——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馆长 包泽伟
鸣谢:
珠海市人民政府
珠海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
马歇尔戴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Kunkel Consulting Asia Ltd
Speirs and Major Associates Limited
日本GK Sekki公司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北纬华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大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装智能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优雅士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润合天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乐华色彩顾问公司
登录Mahoooo.com,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相关资料和图片源于BIAD,转载请联系马小良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