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复习三级技能书,突然发现这本书写得可真好,很实用,以前为了应付考试,没有用心看,这次又认真研读,发现里面的内容对基本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今天读到“接纳”这个词,我们经常说要接纳、接纳,但是接纳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做到尊重,而尊重的心理学核心和本质含义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无条件的接纳。
既接纳来访者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
既接纳和自己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一面。
既接纳喜欢、认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厌恶、反对的一面。
既接纳来访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接纳其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
总之,尊重就是接纳来访者的一切,无条件地接纳来访者的全部。
从态度上讲接纳是中性的,所谓“接纳”,不是咨询师欣赏或喜欢来访者的某些内容。也不是咨询师讨厌或仇恨来访者的某些内容,而是中性的接纳,就是咨询师知道了来访者的某些内容,就是知道了,没有喜欢、厌恶、等情感内容,没有欣赏、仇恨等态度差别,这就是接纳。
咨询师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抛开,不按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要求来访者。
无论来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何种信仰;怎样的价值观,也无论存在多么扭曲的认知、偏激的行为、偏执的个性、消极的负性情绪等等。
总之,要接纳他的一切。对于来访者而言,心理咨询师的价值是中立的,态度是非评判性的。
关于接纳,我读了很多遍,这个词经常挂嘴边,说着容易,做着可真难啊!
当对方的言行在挑战自己的价值观时,当对方的行为让人厌恶时,当对方的表情令人讨厌时……我还能中立吗?我能不评判吗?我能坦然处之吗?我能没有情绪感受吗?
很难,但不是做不到。
前提是我们咨询师自己要成长好,要具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如果我们内心少一些积压的情节和不良情绪,那么对'这个世界的接纳度就会更大一点。不是说,要修炼成佛祖,而是尽量地少去反移情和被触动。
有一句话我很赞成:内心越强大,对这个世界就会越温柔。
不要问世界怎么是这个样子?
而是说:哦,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想要让自己对外界有更多的接纳和包容,首先要对自己有更多的接纳,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更多的接纳。
当你不再一味地否定自己,不再一味地改造家人,当你真正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原生家庭的缺陷,那么,你的内心就会更加圆满和谐,就会有更多的爱和喜悦。
当自己充盈和强大,那么自然而然,这个世界就很难伤到你,反过来,你对这个世界就容易温和相待。
成长之路有很多,而我最信服和最受益的就是心理学的学习和体验个体咨询。
愿我今年的心灵成长更进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