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之父的马尔科姆.诺尔斯,在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认为:
成人学习者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人的自我概念将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
什么意思呢?通俗来说,就是指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固有的观念,而其中一些固有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可能是刻板印象,也可能是偏见。比方说在美国,如果你问中产附属“穷人为什么贫穷?”,大多数会这么回答你:因为懒惰,因为缺乏自律。但是专栏作家芭芭拉为了搞清究竟,隐姓埋名,先后在餐馆、超市等等地方做服务员、清洁工、保姆,最终发现: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懒惰与穷人思维,而是因为很多穷人领着低工资、日薪,没有保险,为了活下云他们要打2份及以上的工,完全没有时间提升自己,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所以学数据分析这个新事物前,我们会先来清空脑海里关于数据分析的固有观念。要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后,再来学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数据分析的三大常见误区
1、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以及用得上数据分析;
2、学习数据分析,就是掌Pyton/Tableau/PBI/SQL等等这些工具;
3、数据分析门槛很高,一般人很难学会。
当我们说数据分析时,其实我们是在说:
1、描述性分析,就是指对业务数据进行客观描述。描述性分析,掌握数据分析的第一个层次,能够帮你通过数据,来更好说服他人;第二层是用数据来进行诊断。
2、诊断性分析:就是指对过去的业务结果进行分析,寻找达成或者未达成目标的原因。诊断分析,就是运用一些对比分析、相关分析、漏斗分析、拆解分析、象限分析、维度分析……诊断自己为何达成目标,从而让老板更看重你。
3、预测性分析:就是指对未来的业务结果进行预测,分析未来可能会怎样。
4、规范性分析,就是结合业务提出可行方案,利用数据进行验证,看看我们做哪些事情可以给业务带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