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多发抑郁症的原因?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近接触到。初中生,特别是高中生出现抑郁情况的特别多,有的从高一开始,几个月就出现了厌学,无法控制情绪等症状,有的从高二开始出现症状,只要一进入学校和教室,症状就明显,头疼,浑身疼,哪都疼,总而言之就是不舒服,回到家里,一切就都好了,啥症状也没有了!孩子们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是外部因素,最主要的是学业相关的压力!高强度学业竞争,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升学考试,频繁的排名,成绩波动带来的焦虑和自我否定,让孩子信心越来越不足,自己的期望值和实际的能力无法匹配,造成越来越不自信,愿意来对自己怀疑!对自己的能力持否定态度。还有不合理的期待,主要是家长或者老师过高的成绩要求和自身能力与兴趣不符,导致长期的心理负担过重。还有学习的挫败感,长期成绩不理想,总是排在后面,有的同学学习方法还不到,因此,引发了我不行的负面自我认知,逐渐发展为抑郁情绪,不能自拔。

其次,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父母不断的争吵。离异的家庭,还有家庭成员之间关系非常的紧张,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情感的支持。心里无处着落。导致情绪失控。另外就是教育不当。有些家长过度控制孩子,干涉孩子的选择,否定孩子的想法。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关爱。总是批评式教育,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比,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不断的否定自己。还有就是家庭变故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如亲人离世,特别是与孩子关系好的亲人,还有家庭经济状况突然发生变化,原来很富足,突然之间家庭收入,断崖式下滑。严重超出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引发情绪危机。

再次,就是社交与人际关系的问题。例如孩子在学校被同伴孤立遭到校园霸凌,包括言语上的肢体上的或者是网络上的霸凌。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发生重大矛盾了,导致孤独感和自我价值感降低。还有部分孩子社交能力不足。大多数是性格内向,自卑等,难以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长期独处易滋生抑郁情绪,无法自拔。在学校还有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如果出现紧张,如被老师误解批评,或者因学业表现被区别对待,影响校园归属感,造成情绪波动。

还有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因素。最主要是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激素水平出现波动。雌激素或者睾酮变化会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容易出现情绪起伏,敏感易怒。青春期的孩子的情绪有时候是反复无常的。孩子自我认知也会出现混乱,青春期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对立,对“”我是谁“”,未来要做什么感到迷茫?如果家长或者老师缺乏引导,容易产生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同时孩子一般心理韧性较弱,缺乏应对挫折的经验和方法,遇到困难时陷入无法解决的负面情绪。难以自我调节,也是出现抑郁的重要原因。

还有其他的社会上的因素,比如说长期接触负面网络内容,如焦虑营销,校园暴力一些视频等等。过度沉迷游戏,导致现实社交脱节,或因社交媒体完美人设产生自我落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睡眠和生活习惯因为学业压力导致的熬夜作息不规律,会破坏神经分泌平衡,降低情绪调节能力,诱发抑郁。也就是说身体状况不好,也会引起情绪波动。

青少年多发抑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爆发起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一时得的,实际择不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查找孩子情绪抑郁的原因,拿出解决的问题的方案,让孩子早日回到健康路上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