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常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一样一样的来。
无法持续的保持对一件事的些许热情,往往害怕的不是做事的辛苦和努力,而是害怕更多的闲适。
对一座城市的别扭,就像在特立独行的世界里孤独,长久的孤独也慢慢磨损了消失的热情。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周遭的氛围是孩子不停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学习各种技能……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像是在迎接每个严格的考试。
孩子外婆打来电话,说娃玩水玩疯了,换好几身衣服,拿着洗车的水管玩着水仗的游戏,管也管不住。
我一阵窃喜,对外婆说:没关系,让他们玩吧,难得有场地可以放肆的玩,这样反倒安全。若不让他玩,他会悄悄想方设法玩,反倒不在安全掌控中。
玩,本身是小孩的天性。小时候,常常听说,某某小时候特别特别调皮令人讨厌,某一天,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懂事。我想,该是玩的天性被满足了吧。
在孩子教育上,我常常让自己变为一个孩子状态,去深入体会一个孩子他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而不仅仅是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我再想方设法把孩子改造成什么?像是一个模具硬生生套上去,然后削平边角,往往痛的麻木之时,问题出现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得以挽回。
我也无法想象,一个这样的父亲与一个这样的母亲的基因结合在一起,到底会成为怎样的一个孩子,是好是坏,我都无法预测,这本身就是一场冒险,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承担风险。
孩子似乎很清晰他的需求,常常跟我说,孩子嘛,就是要玩的。我时常也会焦虑,孩子,该收心了。可是,他玩的本性没有被满足,他会以各种不同形式善罢甘休的。拖延,学习不集中,偏差行为,青少年期要么犯罪,要么抑郁,精神分裂……当然,这只是些少数极端反面现象,也不仅仅只是玩的因素,还有更多的议题。
当孩子看到抖音上一则马云的话:孩子得让他去玩,去体验。像是遇到了知音而语出惊人:这哥们说的太对了。你总是不让我玩,人要学习与玩相结合嘛。这是以前聊天时,常与我辨驳的话。在实际生活中,孩子能积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能做到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完全不用督促只是刚开始偶尔提醒,而对于我额外想要训练的任务极度排斥,想要争取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我自身向来不是喜欢被控制之人,而曾经常喜欢去控制周遭,因为内在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的失控局面。
所以,也罢,在不安全的动荡心态中,又安慰式的怀着佼幸心理,陪伴着其长大,尽了父母爱你的这份努力。
所以,孩子的长大,你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一番风顺,只是尽可能的清晰自己,尽管发现了父母错爱的方式。当你有一天,你会明白,错爱也是爱之时,你便得到了成为你自己的自由。随处可见声讨原生家庭的各种氛围里,我们忘了我们的初衷,也不过只是想要找到那个丢失的名叫自己的孩子,然后慢慢长大,成为孩子与成人真正合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