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很久之后我才看过这部影片,不敢去评论影片质量的好坏,只是想说,会引起很多的感悟。甚巧,七月看了《七月与安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给两个女主设定如此的名字,也没有故意去寻求具体的解答,只想用文字保留自己的一点看法与见解,至于对错与否,并不重要。当下正值七月,经常燥热难耐,平淡的日子总会被汗水浸透。“七月”就像七月,狂热不羁,总是不安于现状去追求更加刺激的温度与感觉,“七月”追求自由,就像七月的温度,从来都不吝啬。七月给人带来了太多的不适,就像我脸上的肌肤的不安刺感总会在每个相似的七月赴约。正如“七月”,她总是追求自由和自己的欢喜。“安生”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像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按部就班的生活,选择平淡的生活。我想,这不能用安逸去形容,因为她,以及现实生活中太多与她相似的“安生们”,在有规律的生活,一天即是一生的写照。好吧,我承认我弄错了,我将“七月”和“安生”的性格给搞错了。其实我是故意的,故意把他们的性格颠倒,因为我觉得“七月”更像安生,“安生”更像七月。
非常赞同导演对演员的选定,周冬雨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调皮,仿佛她的感觉,她的长相就是会使人联想到飘荡生活的女主。而马思纯也很适合剧中人员的设定,既可以有一种乖乖的邻家女孩的形象,又带有一份倔强。整部电影都是对比的手法,从名称到经过,再到结局。电影结束,关闭电视觉得导演在主角名称的设定上弄反了,正如我前面所说,名字调换才更适合性格。后来,想了想,或许这正是导演的用心之笔,我用我不大深刻的见解想出了导演这样做的两种原因。一种是毕竟最后两个姑娘活成了彼此,所以,名字应该是导演精心设定,一开始就设定了这个悬念,直到最后才告诉原因,另一种,我猜应该符合导演对比手法的使用,前面已经说过,在这部剧中处处都有对比的影子,可能在名称设定上,采用与自身对比,将名字与主角自身性格进行对比。这两种原因纯属个人猜想,真正正确的答案我也不想究其究竟。现在想来,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用于当下。观影,读书与上课,高考不同,我们需要用心去品,得到自身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就可,从中我们有所收获,有所学习,并没有最正确的答案,相同的事在不同的大脑,不同的经历下大脑反射出来的感觉也不相同。说到这,又想起了六月初浙江阅读题中“鱼眼中的光的问题”,作者被人肉,被质问。作者说的很清楚,他也不知道这“鱼眼中的诡异的光”究竟是什么,自己只是觉得好玩便这样结笔了。这就是高考,非得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知道最后这道高考题的正确答案是怎样的,但我还是很希望,最后的评判标准是,符合短文喻义,言之有理即可。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便是,几个专家坐在一起将他们的看法作为标准答案的局面,既然作者都说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所以,一切刻板规定的答案都是他人的见解了,言之有理即可,没有什么绝对存在。
几乎每一个故事中都要有情,因为生命是温热的,有感情才会引起共鸣打动人。这部影片中,七月与家明的感情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看来,家明更爱安生一些,对七月只不过是由最初懵懵懂懂到合适再到最后的习惯而已。苏佳明是爱李安生的,从安生去学校找家明,他们第一次见面,他看她的眼神和嘴角不由地扬起的笑中显而易见。再到后来的酒吧里,寺庙里,家明把他形影不离的玉佩送给了安生,陪伴她远行。如果仅仅是对待自己女朋友的闺蜜,又怎么会如此用心。一个人是否爱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的情话,不需要太多的表现,一个眼神便可以证明一切,家明用眼神告诉我们从始至终他都爱着安生,而这种眼神他没有给七月,纵使生活让他爱七月,纵使这么多年的形影不离也比不上一个眼神来的真切。安生至始至终爱的人也是家明,七月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每封明信片的问候家明。其实不然,安生第一次去北京时,七月问安生是否爱她现在的男朋友,安生的回答是“他挺合适的”,安生的性格是那种直率型的,如果她真的很爱,她不会废话说这么多,只会说一声“爱”,所以,安生只是选择了一种合适来逃避进以保护七月和家明的感情。
对于七月,我觉得她对安生的“问候家明”耿耿于怀,有些无理取闹,正常而言,出于礼貌问候一下闺蜜的男朋友有何不可。毕竟她离开前一起相处了那么久也算是朋友。或许,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活这么久,女孩子都会变得很敏感,这也导致家明与七月之间的距离无形之中疏远。最后七月没有选择和家明结婚这是明智的,是的,眼前的这个男人不够爱她。最后,我更喜欢安生小说里的结局,七月没有死而是去流浪,漫无边际。或许多少年后,她会回来,或许她永远不会回来。她的女儿在安生的教育下很是乖巧,至于情感的归宿,留下了开放的空间。我想,家明和安生在一起就好了,因为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合适而是更爱彼此。
《七月与安生》——感恩燥热的日子里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