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白酒,有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一方面追求“老”,老名酒、老工艺、老基酒,只有足够老,才被奉为正宗;而另一方面,又要求“新”,新技术、新产能、新产品,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体现引领。
不久前,来自天南海北十几位媒体学者,共同走进西凤酒厂。中巴车沿着西凤大道驰行,在新厂到老厂的转瞬间,“新与老”的对照,呈现明显的映衬,愈深入探索,则愈加强烈。
01.老工艺有了新方式
酿酒,是最古老的工业形态之一,无疑具有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性。人们需要技艺传承和保护,确保风味的传承、人文的延续,而企业则拥抱新科技,实现技术的科学和生产的高效。
在西凤酒厂,新与老之间,被平衡地很好。在西凤古老的901车间,还完整保留着1956年的生产线,从未间断使用,仍旧全手工酿造,酿酒师傅还在使用花壶、花苞等传统工具进行酿酒。青砖垒建,岁月斑驳,如您深入其中,会有微妙的穿越感觉,仿佛车间窗外,依稀仍是上世纪的岁月光阴。这里,已经被保护为国家工业遗产。
而从老车间到新车间的感觉,就像您从博物馆走到科技馆。两个成语描述不足为过,一是叹为观止,一是瞠目结舌。
西凤智能制曲车间
叹为观止的是,这里很大,大到一个车间就可涵盖8个足球场,单体车间占地高达80亩,可容纳窖池2800多口。而瞠目结舌的是,这里的自动化水平之高,很少地人工干预,就能实现大产能,下窖、装甑、馏酒,机械臂全搞定;与之配合的还有全自动的制曲车间,配料、成型、运输,整个流水线全自动。西凤,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机器人酿造车间和全国最先进的全自动制曲车间。
02.老味道有了新选择
白酒,是跨年龄层的饮品,这决定了它必须新老兼顾。一方面,要保留经典,满足老一代饮酒长辈的口味和回忆,另一方面,要勇赶潮流,迎合新一代饮酒人的审美偏好和市场潮流。
提到西凤酒,在老一辈喝酒人的心理,那瓶经典的“红盖老绿瓶”,绝对是第一印象。这一款拥有七十余年的历史积淀和饮者基础的产品,成为了西凤荣获“国家名酒”的化身,而在很多人心里,它还是早些时候婚宴的必备,是承载家庭情感的“醉美证婚人”。
时至今日,这款酒仍然具备十分的热度,河南、山东、河内等地各种渠道,都有它的身影,占据着国民口粮酒的头部地位。
红西凤
而为了不断满足一代代凤粉的场景选择,目前西凤产品线,日渐系统而且明确,在“红盖老绿瓶”基础上,还有旗帜西凤酒、红西凤酒、五星红西凤,价格从千元以上到几百元不等,搭载了不同年份的老基酒,新瓶装老酒,诠释老味道。
03.老名酒有了新故事
上一次来西凤,大概是在2014年。那个时候,发现了西凤很多老故事,比如,西凤荣获四大名酒的光荣史,西凤古酒3000年的传承史,凤香白酒不间断酿造的工艺史。
然而,这一次来西凤,聆听到的是更多新故事,比如,“333工程”,听西凤党委副书记郭拴新先生介绍,西凤已经在2021年就完成了3万方储酒罐工程、3万吨制曲技改工程、3万吨制酒车间工程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西凤已于今年开始了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项目的建设。
同时,还有关于市场发展的新进展,如西凤副总经理周艳花女士介绍,西凤目前已经具有50万家网点、2000家经销商、500家专卖店,并且在全国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经超过陕西省内,去年总营收达84.29亿元,今年一季度,也已经实现了34%的整体业绩增长,高端的红西凤的发展速度,还超过了50%。国家名酒,已经走向全国。
西凤老酒海
从酒厂回来后,我反思。对于白酒而言,只有老,才会让品牌有底蕴、有记忆、有受众,只有新,才会让产品有品质、有力量、有市场。而看似矛盾的新老平衡,或许是白酒发展的最好状态,谁能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谁的发展就有了双向的支撑,就像太极图,相互融合,流转不息,而万物生长。西凤正是例子,凤凰于飞在云霄。
作者简介:
李虓,
发酵工程硕士、工程师,酒类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