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桌上,再次谈及我的沪漂生活。一个阿姨条件反射地说道:“大城市有什么好,节奏快的受不了,上海那个地方人多的,地铁挤也挤不上去……”
听完,我默默笑着,不想辩解,因为这是事实啊。大学期间,曾短暂去过几次上海办事儿,每每踏进地铁,总觉得闷得浑身不自在——毕竟咱家乡各处屈指可达,无需这地下的穿梭物日夜操劳——这种不自在极大地让我想要逃离这座城市,那时候,我看着车厢里面无表情的群众,由衷地钦佩他们能在此处生活下来。所以,我不曾想到自己会在两、三年后成为小沪漂——人生呐,多些意料之外才有趣啊。
可是,为什么要选择上海?或者说,为什么要选择大城市?
刚工作那会,看到类似的话题时,我总是忍不住点开来看,想要找到足够令人信服的字句为我“选择大城市”背书。现在,我慢慢看清楚: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是二选一的投票站队,不是为未来下赌注,甚至不是选择更好的生活图景,而是在社会化初期,对自己倾向的生活方式、坚守的人生信条和价值使命进行落地实践。
所以,不得不提及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你(我)是谁?你(我)想要什么?你(我)为什么而活着?搞清楚这些,选择才有意义,才是正当的。
扪心自问,我想要高密度地活着——能力升级+体验增多+利于社会。在体力精力最佳,人生阅历能力指数刚起步的时候,我选择“大干快上”式的成长方式,快速学习,快速迭代。而这些需求,小城市并不能满足,小城能给我温床,让我沉迷其中不愿起身,但内心的呼唤更强大——我必须去往与我所追求的相契合的地方。
于是,“上海”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它是所有能满足我“大干快上”需求的城市中,离家最近的一个。对上海,并没有执念,但是面对我想要活成的样子,上海竟变成了一种执念。
至今仍然能够回忆起,拖着两个箱子到上海,在快捷酒店里等待第二天上班时,那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后,一切如愿进入快车道,我“大干快上”起来,不需要习惯的时间,意识抽离出来时,我已经有点喜欢上了上海。不为它的繁华与时尚,为它让我活得更像我自己。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呢?
不要被大城市表面的光鲜浮华俘获,觉得身在大城市就是牛叉;
不要被小城市表面的相亲相爱诱惑,觉得留在小城市就是孝顺;
但是啊,
也不要因为大城市的拥挤快速而鄙夷,
亦不要因为小城市的安逸静好而苛责。
不看别人,专心走一条自己的路,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