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语文成绩不是很好,数学却很拔尖,临近高考之际语文老师开始特别关照他,有难懂的问题都会优先请他起来回答。
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讲到语言运用中病句的判断,其中一项病因很难找,叫做:句子歧义。
老师首先举个例子:“咬死了猎人的狗是一个歧义句,既可以表示狗咬死猎人,也可以表示某物咬死了猎人的狗。我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细品,等一下抽人起来判断!”
同学们遵照老师的意思细细品读,觉得中国语言真的很奥妙,三分钟很快过去,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小王背着经理和副经理偷了办公室的钥匙。
不出所料,老师叫了张三:“张三同学你起来说说这句话有哪两个歧义?”
张三胸有成竹的站起来:“老师,第一种断句是:小王背(bei,四声)着经理和副经理,偷了办公室的钥匙,意味着他一个人偷钥匙;第二种断句是:小王背着经理,和副经理偷了办公室的钥匙,意味着他与副经理两人一起偷钥匙。”
老师很满意,点头让他坐下,张三却继续说:“老师,其实还有问题,如果这里的‘背’是动词‘背负’的意思,那可以代表张三把经理背在背上偷钥匙,或者把两人一起背在背上偷钥匙。”
张三扳了扳手指:“用数学概率计算,二乘以二,此句有四种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