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1:规则严格还是宽松?
本来想进入第二阶段,教练角色。
但是发现大多数群友还处在观察和记录阶段,而且这样也都有些吃力,今天我自己就没有时间和条件做教练,凡姐好不容易回家陪孩子,基本也就是做朋友,玩一天。
如何把握这个度?
价值观、规则和引导,非常重要,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先想明白:怎样的分寸合适?
宽严结合会比较好!
朝夕日历早起打卡,只有在8:00前打卡才有加分,但是只要一天任何时间记得打一下,都不会完全淘汰,给人缓冲区。
如果过了8:00忘记打就out,估计很多人都会退出游戏的。
思考结果:多奖励、少惩罚,底线底一点。
# 思考2:如何引导社友之间的互动?
跟我出书训练营一样,只有几个人积极,我三天没有挨个回复,现在周和冬基本覆盖性回复,还是我们在带动大家,没有搅动社友之间的互动。
要设置互动的价值、游戏和规则,让大家能够自然而自动的愿意互动,有理由、有方法,比如育儿翻转课,请“糖妈+eva”讲一下英语启蒙之类的。
群通讯录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设置要写好,比如孩子的核心目标或缺点,家长的擅长和缺点,让我们能了解哪些家长的特长,可以做育儿翻转课。
# 思考3:是不是严格高互动?
想想我参与的大多数社群,每个人都积极互动的好像没有!
就跟社会一样,是不是就改平衡?部分人非常活跃,大多数人中规中矩,但是整体的调性一致。
有很多像我这样,喜欢老罗但从不参加活动,也不标榜自己是锤友,但是内心还是有链接我,默默买手机的?
一开始期望值不合理,不可能所有人、长时间好频互动的!
思考4:社群要大而松,还是精而严?
任何事情都要设置个“漏斗”,入口大多引流,出口小出精华。
大群规则不要太严,就算随意写三行,也算过关,对参与者已经是进步了,而且前面有那么多优秀者在照耀和引路。
小群作为大群核心精神,要小而严,对参与者的审核、要求、互动、奖惩、替换都要及时而高频,这是精神、是旗帜、是标准。
思考5:疲惫期怎么办?
现在感觉大家的积极性不如以前高,是因为过了新鲜期,还是过了最难过的门槛,还是缺乏新的刺激,还是有些疲惫,持续的价值感不够?
要继续引导,严格有个“仪式”,第一阶段结束,有总结、有点评、有表彰,再讲个“观念课”,要进入第二阶段,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何打分考核,分数高的怎么奖励,时间段还是10天,短期目标容易激发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