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电视里有类似话题时,我都是飘过的状态。我不记得电视里面那些专家们是怎么说的,我只记得这样的话题有进过我的耳朵。什么时候这句话进入我的生活----来自于我的妈妈,生命就是吃,睡,等死。当然这是他在病榻时,恢复期时嘴里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引起我的注意,生命难道就是为了吃,睡,等死吗?我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答案是什么,我无从寻找。我不是一个头脑思维很发达的人,这样哲学深度的问题对于我来说,难度系数99,所以我把它搁置下来。
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里》的采访里,提到陈道明这样的大腕在他们拍摄期间,在旁边观看学习。一个这样大师级别的表演艺术家为什么还需要学习了?源于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在变化。适应他那个年代的表扬手法,在现在的屏幕中使用已经不适合了。这就像一些演惯了正剧的人来演青春偶像剧,会给观众强烈的违和感。不是演员不用心,只是表演状态不合适。能量固着在一个状态一时切换不过来。而自由切换不仅仅是靠意愿就可以单独完成。你需要想到,做到,这样配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学习这件事情,和年纪无关,和资历无关,唯一有关系的是---自己。
在我结婚生子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我绝对不可以不上班。我必须上班,我必须有自己的朋友圈,我必须有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回到了我的工作岗位,由于我职业的特殊性。我所要做的工作,几乎不需要花我什么脑力和精力。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我还是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但也无从下手也就顺大溜的过着。直到我家二宝的诞生,我的生活状态翻天覆地的改变,无力感直线上升,幸福感几乎为零,外界给我的关爱支持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负担。这个时候我进入了周梵老师的课堂,我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习成长。
我们先不谈是否有轮回,只谈我们的今生今世。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学习之旅。医生对着你屁股的那一巴掌,让你学会怎么来呼吸。妈妈的乳头让你学会怎么进餐。然后你开始学习翻身,爬行,坐,站,跑,跳等等。等这些基本的行为构建起来之后,我们开始上学,学习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头脑。直到我们步入工作,我们一直在学习。
结婚生子,妈妈们也需要学习,学习怎么做个好妻子,好妈妈。而妈妈这个职业并不好当,全年12个月无休,随时在岗。还要照顾自己的老公,孩子,工作,自己的父母,老公的父母。这样的妈妈们在身边很多很多,前几天带孩子出去玩,听见一个妈妈说:不上班专心在家带孩子,孩子的前6年最重要。只有前6年把根子养正了,以后才不歪。这个信念我曾经也有,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根子正了,以后在歪也歪不到哪里去。
我也曾经死守着这个信念,直到有次和老公的谈话我突破了。
我:我想要做点事清!!
老公:做什么事,我不是养不起你,你在家把孩子带好就可以了。
我:老大上小学需要6年,等到老二也上小学,前后加起来快9年。加上我怀孕的那一年,一个10年都不做事的人,你觉得她可以做什么呢?
这番话可以说当时是不经脑脱口而出。我想刺激到的不仅仅是我,我老公也多少也会感受到刺激。其实不谈别的,就我生完老大去逛街买衣服,都会觉得和时代脱轨。服装的款式,搭配方式我都不太能接受。仅仅怀孕一年的时间,我就把自己弄不见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衣服都是相熟的店铺老板,帮我搭配好的。
带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细心,耐心,恒心,爱心。正由于孩子是我们亲身的,所以我们的付出,期待也就更大。不仅仅是期望孩子成为第一名,也希望自己成为100分的妈妈。不允许孩子犯错,实际是不允许自己犯错。我相信当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打针疼,会觉得自己比孩子还疼;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会比孩子,甚至自己做错事觉得更加丢脸。妈妈们彻底的和孩子融为一体。那么请问妈妈呢?妈妈你在哪里?
在妈妈的身份里,我们把自己弄丢了。而弄丢自己的妈妈,也会更加执着于妈妈这个身份。甚至有些妈妈,只要妈妈的身份不要老婆的身份。我身边就有男性朋友说---回家吃饭,只有娃的,没有自己的!老婆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小朋友的辅食搭配上。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到爸爸。这样的妈妈真的好吗?
对孩子。如果你恋爱的时候经历过超黏人男友的话,你的孩子就正在体验超黏人妈妈的感受。身份角色不一样,但对于当事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不要觉得孩子小不知道,没感受。我的老大4岁的时候,听到外公外婆不在家异常的高兴。问他原因----终于没有人管他,终于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了!4岁的孩子都不喜欢24小时黏人模式,更何况在大点的孩子。如手表,打开表盖看看里面每一个零件,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可以运转起来的原因是---有空间。你不留余力的24小时贴身照顾,是让孩子走的更快,还是让孩子止步不前了。你什么都帮孩子决定好,那么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孩子完全没有自主权而后悔呢?
对于老公。周老师说----亲密关系绝对高于亲子关系。可是在我们大多数的生活里,都是亲子关系大过于亲密关系。老公卖命赚钱养家,老婆买命照顾孩子。男主外女主内,一起把孩子渡上岸。夫妻成为战友,爱人间的亲密,爱意慢慢的都被磨灭了。说起来都是忙呀,可实际我们真的有用心去经营了亲密关系吗?走在路上听到一对夫妻的谈话----
你不要抽烟了,你知不知道抽烟的钱孩子可以多上几个补习班。你不要打麻将,孩子可以买衣服。你不要。。。你不要。。。。
从很远的地方走过来,直到离我很远。老婆不停的数落自己的老公。而老公低着头没表情没回应。我猜想这样的情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或许是常态了。
对于长辈。中国的俗语—隔代亲。老人带孩子肯定是疼爱的,有时是溺爱的。在加上代沟,育儿的理念完全不同。妈妈们对于老人带孩子的焦虑几乎可以到达顶点。记得我老大出生时,口腔里有个马牙。我婆婆非要用针把它挑了,我不愿意并告诉他这个会慢慢的吸收不需要挑。于是她就发动七大姑八大姨,邻里左右来更我说。见我没有谈的余地,就在我房间里等着。我清晰的记得我婆婆背靠着衣柜站在那里,一副蓄势待发的状态。当时的我根本不敢睡觉,我怕我一睡着孩子就被抱走。那几天都是担心的过的。
这样的100分妈妈好吗?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一个关系里面,妈妈都处于高度警备的状态。妈妈是紧张的,妈妈和身边人关系是紧张的,孩子自然也是紧张的。
而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个理由,把妈妈本身这个人磨得没有了。杨澜好像说过---想要孩子好,妈妈首先要把自己活出来。
这句话不难理解。孩子的第一老师就是父母,即使孩子读书了也会听到----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家长!所以作为父母,一言一行绝对影响着孩子。在一次线下课程中,一位妈妈说孩子(女)不想学习,什么都不想做,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长大后嫁个像爸爸样的男人就可以了。妈妈急了,追问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孩子回答,你不就这样!
100分妈妈不如向后退一步做个75分,80分的妈妈。留给孩子独立生长的空间,留给老公陪伴的空间,留给老人倾诉的空间,最重要的是留出自己的学习成长空间。
正如从婴儿到成年,我们经历了身体的学习,知识的累积。到了此刻你应该继续向前学习,自我成长!任何你喜欢热爱的都可以。每一个事物都有寻在的必要和他的价值点。像我是瑜伽教练,我就会觉得瑜伽是非常好的,他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和本我连接。也有朋友觉得下围棋好,觉得围棋可以锻炼对整局的把控性。还有一位中医朋友说,中医不仅仅是教会她治病,还教会她在做任何事情时第一件事就是辩证。无论你去学习什么,你都会成长有收获,你也会因这份学习而使你的生命轨迹产生变化。你会以新的方式,视角来看问题。你的格局会随着你的学习成长逐渐的变大。而你的收获也就越来越多,你的收获就是孩子的收获。持续的学习成长吧!让孩子每天都看到不一样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