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一度认为我自卑的内心得到了拯救。我以前总是把想做的事情放在心里,从来不敢给别人说。因为我怕自己做不到,反而会更让人嘲笑。
后来我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论据,说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不自信。因为你不相信你能做到,所以你不敢说。
我当时整个人的状态都是闭塞的,越是自己想做到的,就越是不会说给任何一个人。
于是我认为自己这是一种病,那么我要去解救自己,拯救一个年轻的灵魂,让它体会青春本该有的活力,自信,以及大家认为的年轻人该有的一切。
所以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救赎自己”的道路。
我让自己变得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说出我要怎样怎样,我准备怎样怎样,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我感觉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自己。
一开始我真的觉得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感慨以前的自己是多么软弱。
由于正能量,阳光,自信,真实。我吸引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喜欢我无可厚非,他们喜欢阳光的味道,大概人都是有趋光性的吧
直到我参加工作第一年也靠着能力出众,阳光,自信,乐于助人等诸多优点而顺风顺水。(现在想想,也有可能只是因为我长得有点好看吧)恩,再次强调一下“自信是盲目的”。
也许由于工作太顺了吧,我觉得太安逸了,于是决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有可能太阳晒多了,激活了身上的躁动因子。
我离开了我如亲人般的老板,去到了一个陌生领域工作。因为我的信条就是年轻就要多见见世面,多磨练磨练。
也许是公司发展太慢,压不住我想跃跃欲试的躁动因子吧。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我离开了那个我曾经感到最快乐的地方。
如果非要我找个理由的话那一定是下面这句话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当我被生活碾压时,我才知道仅仅是为了碌碌无为的生活,我也拼尽了力气。
第二份工作,我更是发挥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在被“雪藏”了一段时间后,我把握时机,用自己的才华一举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欣赏,可是我却被辞退了。
为什么不按剧本演下去?说好的升职加薪迎娶高富帅呢?我却变成了失业狗。
我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多,只发到手2个足月工资。面对刚刚还清的债务,月底却又要缴下半年房租,足足七八千大洋。
创业公司,财务困难,党派之争,在这些因素的交错之下我就像被一场龙卷风卷着甩了出去,触地之后却是懵逼的。
我不得不承认命运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
其实做这份工作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算是转行吧,工作经验也不足,我再去找工作时,却发现自己并不具备优势和竞争力。
就这样我在出租屋里躺尸了两个星期,没有勇气再去找工作,我知道自己是在逃避。
这个时候鲁迅大叔的那句话回响在耳边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要不说,我这人就是运气好,关键时刻总有伟人指点迷津,何况我这才算什么小破事儿。
我开始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豪言壮语“并未去实现甚至去执行,我把自己一开始的”敢说“变成了”空话“甚至是”吹牛逼“。
剑走偏锋了,这股力量已经失去了我的控制。
有个朋友安慰我说”你现在最好去默默努力,实现每一个自己吹过的牛逼“。我回复她说”吹过的牛逼太多了,根本填不上这个宇宙第一大坑“
我再回首才发现,我可能找回过最好的自己,但我却丢掉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我的坚韧。
我知道可能之前的自己缺少自信,但其实并不是那么严重自卑,可能也是因为缺少那么一点自信,内心更想去做成并做好一件事情,我的性格里却因此更多出了那么一份坚韧,那种做事必成的决心,才是强大的内驱力的核心。
其实当初我以为的“最好的自己”只是一种状态,经历一些“坎坷”才知道自己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好”因为那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自己描绘并塑造的状态,当我被外界撞击,还是一样脆弱不堪。我并没有真的“好”起来。
但就是这种状态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也很感激自己之前做出的努力。毕竟我也是努力在向更好的自己靠拢了。
其实大多数时候的自信都是盲目的。
有时候我们的自信只是因为不知道各中艰难,正所谓不知者无畏。
前路艰险,漆黑一片,相信自己一定能见到天亮,盲目自信何尝不是一种财富。也许,在你走过艰难险阻之后,自信已经在你的心脏里生根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