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我们诗词当中赏花去~

门口的君子兰开出了橙黄渐变色喇叭状的花朵,连着几周,越开越盛,十分好看,春天早已来到了。

不知不觉,路边光秃秃的树都已经爆出了新芽,开出了鲜艳的花,惹人驻足拍照欣赏。一到周末,各大自然景区也都围满了赏花的游客,朋友圈一刷下去几乎都是各色花海,怪不得古人要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了,此言着实不虚。那么我们今日便一起来赏一赏诗词当中的春花吧!

1. 迎春花

迎春花花期在二月到四月,是春天开放的第一批花,所以名字叫做迎春花。

唐白居易《代迎春花招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这首诗写了迎春花开花早的特点,并将迎春与松竹一类品节高尚的植物相提,言辞之间充满对迎春的欣赏。

2. 水仙

古人对水仙的别称很多,例如: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等等,读来就令人心生向往。以下这首诗就是用了水仙花“凌波仙子”的别称。

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3. 茶花

宋杨万里《山茶》: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犀林。谁将金粟银丝脍,簇饤朱红菜椀心。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题诗毕竟输坡老,叶厚有棱花色深。

4. 玉兰

宋楼钥《以玉兰赠王习父》:一种香兰玉色新,仙家分得蕊宫春。调高韵胜谁能称,付与能言解语人。

5. 海棠

宋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花,李清照有“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句子,怜惜风吹雨打后“绿肥红瘦”的海棠花,而苏轼这句“故烧高烛照红妆”则是对海棠花开正盛的怜爱之情。

6. 桃花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自古以来多被用来代指女子出嫁,姻缘之类的美好事件。这首桃夭就是描写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赞颂了女子出嫁到夫家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

7. 杏花

唐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杏花一开总是团团簇簇,十分热闹,所以杏花总是一种比较泼辣大胆的形象,例如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这一首“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8. 梨花

与梨花相关的诗词多与伤春有关,似乎梨花落尽春也就离去了。譬如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都是与春归有关的情感。

贴一首元代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9. 牡丹

唐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在唐代人眼里是雍容华贵的象征,这首诗描写了他们“赏牡丹”的习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0. 芍药

唐韩愈《芍药》: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11. 杜鹃

杜鹃花和杜鹃鸟因望帝的典故自古以来就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所以也就找不到欢悦情感的诗词了。

宋梅尧臣《杜鹃》: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春天正是赏花的时节,我们见过古人写过的百花,有时间也去看看现实中的春花烂漫吧,相信你也会有自己的感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再见古人的这句文字很有感触,短短的话语里藏着极为朴实道理,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更可作为所有人存...
    山贼爷阅读 64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