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讨论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休息的目的是什么?休息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我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谁不懂休息啊,瘫着、发呆、聊天、看八卦、煲电视剧、豪吃一顿、购物……这些看似都是休息。
但自从看到身边很多人在自由时间里都选择打游戏,也自从发现自己会无意识地拿起手机刷朋友圈刷微博来打发时间,我们都以为这是休息,但之后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也并没有变好,我才真正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这真的是休息吗?
休息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休息,就是为了恢复注意力和意志力,因为这两个资源都是有限的,也是脑力劳动最需要的。好的休息就像充电,可以让人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有充沛精力。这才是休息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选择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达到恢复注意力和意志力的目的,那就不是好的休息方式,甚至会越休息越累。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休息
找几个例子:
我有时为了减压,会无意识地……打开淘宝。
然后惯性地刷店铺,看衣服看鞋子看化妆品,硬要买些东西。随后,越刷越觉得头胀,甚至到最后竟有点想吐。以前我想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在一篇科学研究里找到答案:
有人说在购物的时候,感觉很解压,这算好的休息吧?正好相反,购物的时候,你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买什么不买什么,买什么颜色,买多大型号,做这些决策都要消耗意志力,所以购物不是好的休息方法。
再比如,打游戏。很多人误以为打游戏的爽快和投入是休息的状态,但只要你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就会发现游戏无疑是裹着糖霜的毒药。
通常游戏会把我们拽到一个黑洞里,在里面极尽快感,但出来之后,就发现那没有任何意义。回过神来发现已经耗费几个小时了,精神是亢奋的、紧绷的,但同时,又感觉特别虚无和不真实。
为什么?因为一旦跳出来看,游戏把你的世界缩小了,在黑洞里除了爽快一无所获。这不是充电,是耗电。(当然如果单纯追求快感和享乐,游戏无疑是挺好的选择,但这确实不是科学的休息方式。)
其实刷微博、刷朋友圈、刷娱乐新闻……都有类似的感受。这些都需要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和注意力。
科学的休息方式
说到这里,好像所有看似娱乐的方式都达不到科学休息的目的,说到底,只要区分好娱乐和休息,就不用担心休息不好了。
与其等到累到不行的时候休息,不如在日常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因为人体不是汽车,汽车油用完了能一次加满,人不行。
例如我早上精神状态都挺好,可以连续高效工作2小时,然后休息10分钟,再继续投入工作。
但一到下午就不可能是这个饱满的状态,需要工作一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下,看看窗外的风景、茶水间聊聊天、做伸展运动、闭目养神、照照镜子确认自己的美……等等。
晚上回到家跟家人聊天、做简单的家务、瑜伽伸展,反正选一些不会消耗我们意志力和注意力的事情来做。
另外,断网是个很好的选择,我发现当拔掉路由器的插头或者手机开飞行模式后,单纯这个动作,就能让我得到彻底宁静的感觉。
这做起来不容易,但一旦习惯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并没有很多人在晚上找我、也并没有很多事值得我去关注,我的注意力可以回归到自己身上。
晚上睡觉前1小时,把手机“扔掉”,如果一直捧着手机,只会让你睡得更晚。
科学地休息是为了尽快回血,尽快恢复注意力和意志力,投入到高效的状态中。想不到,在这个世界要做出一点成绩,连休息都得学、都得练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