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y等风来
声明:本文的内容包括作者自己的见解和博览中寻得的一些新颖内容,引用部分将表明出处。
大学生应该在大学中学什么?
1.学知识
大学是一个专业化发展的场所。相较于初高中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全面和浅谈特点,大学教育更倾向于“术业有专攻”的定向专业化知识。这一点通过大学的专业调配和专业分类可以看出。
大学学习的知识与初高中相反,是重视专业化的精英教育而轻基本素质教育。当然,这里的轻是相较于专业的精英教育来讲的。也就是说,大学一定会广泛学习政治、英语、语文等基本科目,并且根据专业的选定程度略有不同。就比如语言学类的对于英语的要求要高于理工,这个差异在高校招研的分数线上也有体现。
同时,大学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较高。我们能够广泛并深刻的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内容,自己各式各样的学说看法,方法技能。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了解到这些举措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大学生“究古而就今”,是对于知识的一个鸡生蛋式的要求。通过学习以往的知识内容,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从而为当下时代的发展提出有利学说,从而更新学术体系。
2.学能力
众所周知,大学是一个集各种社会功能于一身的场地。在这里我们参与社交,职场,表现,学习等多种活动。很多人以为,大学与社会的同质化趋势会逐渐削弱甚至腐化大学的治学功能。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担忧虽然有理有据,但未免因为患得患失而丢失了对于大学本身功能的一个整体化考量。
大学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进阶之地。对于大学小社会性质的培养绝非一无是处的商业化考虑,而是对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长远之举。
在大学中,我们在没有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与同类人交流,与社会人交流,与师长交流的桥梁,并且在经济方面被迫建立了规划的经济观,大局的经济观。诸如此类的能力建构很多,而且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能力建构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科学研究表明,有目的性的培养存在结果的两极分化特点。在上进的人哪里,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云梯,而在自律能力较差的人哪里,很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于对现代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的正确引导措施已经较少,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教育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失。所以我会为大学与社会的适当同质化点赞。但是如果商业化的虎口已经不再满足于高墙之外时,我们一定要拔掉这个虎牙,来救中国教育于水火。
不过基于现状看来,这种担忧未免有些多虑。
3.学素养
我曾经听过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说话,感到不同年龄的人的意识和眼光的差异颇大。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有幸听到了”一位小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长篇大论,其狭窄的民族主义思想让我和朋友差点笑出声来。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不同年龄段的素养问题。譬如,幼儿园的孩子,再异想天开,再胡言乱语,甚至说搬起石头砸人,都有理由被原谅,而一个成年人做这些就会被骂疯子。再比如,一个上过学的人可以对于学过的历史或者其他知识高谈阔论,而目不识丁的人不行。
从素养特点上讲,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趋于学生的幼稚,而大学生的则趋于成熟。简单来讲,跟中学生谈话就像喝奶茶,字字句句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未来理想的向往和肯定;而和大学生谈话就好像喝咖啡,他们懂得生活的甜和苦,更加现实。
从这个方面讲,这个转变和转变的过程就是在学素养,以提升提前进入社会的能力。
4.学生
这大概是我听过学界最新颖的观点。在这里感谢国立台湾大学吕世浩教授的精彩公开课。
吕教授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生”(这里的生是与死相对的那个意思)。我本人素来喜欢拆文拆字式的理解,听完吕教授的公开课后自己也回去琢磨了一下,总结出一下的理解。
所谓生,就是指生命(具体我总结为生息,生活,生意)。大学学习的目的是在于教你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将生命活出精彩,如何意会生命,如何规划生命。
另外,这个内容的另一层深意是,要把学术学生(就是灵活),而不能学死(死板)。这就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又增添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鲜活。新鲜,就如同奔流的血液,不断产生,不断更新;活力,就如同新生的食物,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上述说法是作者本人愚见,如有不妥欢迎指正。希望能够在开学之际,给大家些许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