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摘抄:
回首向来萧瑟处,端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努力的,不过是别把平凡的人生活成平庸的人生。
我没有耀目的外表,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有的,只是不甘人后的那点儿好强。
“别人家的孩子”
——我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时过境迁,也活成了最平庸的大人。
可在内心深处,我始终觉得我们没错,对奥运会的关注难道不是比一两节课更重要的教育吗?它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关心的范围更广而不仅仅着眼于书本。当我为奥运欢呼喝彩的时候,我可是在领略全人类的宝贵精神啊。
与其责罚不如教育引导。
不过,也就是从那一届奥运会开始,中国人开始学会更理性、更准确地看待奥运,学会更加注重奥运的精神而不仅仅是金牌,这个国家也在成长,就像我们这些少年一样
他护佑了一个少年迈向成人世界的那份单纯的勇气
自供了这许多,但回想起当年,我还是一直在努力做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不想让这个光环变成枷锁,不想丢掉一点自我的小快乐,不想未来的人生都由别人来规划和书写。况且,那时候我便隐隐觉得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有很多毛病,被夸奖多了难免骄矜,被纵容惯了难免自私,被期望高了难免失意。幸好,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还有如许斑斑劣迹,它们平衡了我的成长,没让我变成自己不喜欢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但奇怪的是,就在这一次次的反复中,我已不记得是哪一天,或者只是有那么一个时刻,我忽然通晓了一切,过去每堂课的煎熬忽然都变成了享受,甚至在第一次全班的语音测试中,我拿到了唯一的满分。我开始可以相信自己,我做得到。我问过自己,这是为什么?也许因为,在那一次次的煎熬和崩溃中,我至少还在努力,至少没有真的放弃。
于是,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我“十八岁时的广院”会告诉我:“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当然,如果十八岁,我放弃了最初的选择,也许今天会另有一番天地。谁知道呢?人生本来不就该充满各种可能吗?
一切的未知,一切的不可能,都尽可以去试一下。
总之,站在那儿,你就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他说其实这都是一种习惯,他从好习惯中得益不少。
该你做的功课提前做也是做,拖到最后做也是做;该你做的事,随手做也是做,集中到最后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气急败坏地做也是做。
随时看一眼功课就不用到期末考试时挑灯夜战了,随手把东西整理好就不用为找个小东西翻箱倒柜了,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合理的话,你就很主动,很少惊慌失措,其实这才是最省力气的办法”
“你看鸭子在水面游,外表特别平静,其实在水下,它的脚底扑棱扑棱地动得厉害;飞行员也是,看上去很镇静、很帅的,其实心里常常咚咚乱跳。
不要担心会不会犯傻,相信自己的新闻素质,不要担心自己语无伦次,相信自己多年的基本功,相信平时的日积月累正是为那没有准备的一刻做的准备……
人的一生注定要受很多苦,但我们必须寻找快乐,哪怕只是电光火石,因为快乐是照在沉沉大地上的寥落的星辰……
只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梦想虽然美丽,但追梦的路却不平坦。
但最初的紧张是因为陌生,如今的紧张是因为熟悉,越来越了解它,也就越来越想呵护它。
因为我相当清楚地意识到,灾难的突然降临反而使中国人更加团结在一起,每个人的精神都得到了一次空前的洗礼。如果说灾难还有什么正面意义的话,恐怕就在于此。
我们把玫瑰插在伤口,拉着彼此的手,一直向前走!
那一切都已过去。类似一周年这样的纪念是对过去的告别,而不是追忆。”
我们总有一种方式可以超越国家、种族、政治、仇恨,那就是奥林匹克,它播种的是美与尊严。
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
人,一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追求爱,追求美,追求尊严的心态,永远都相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神舟
也许明天的岗位不同了,但今天的岗位要求怎样做,我就应该怎样做。
且慢再赋新词,谨先录旧文。
要耐得住的还有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以及辛苦一番却很可能无所收获的遗憾。
每一天都是新的,如同一颗年轻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那样强劲有力。
感谢过去的我们,付出的劳动;感谢现在的我们,选择的坚守;感谢未来的我们,幸福的奋斗。
——09年,还记得有人说:是因为上帝想看《新闻联播》所以带走了罗京。这样想想,好像一切离开,都变得不那么悲伤。
时间无情,总会带走一些你所珍视的人与事,且不容分说;时间亦有情,总会在带走的同时留下关于这些人与事的痕迹,且不断累加。于是,逝去的便化作永存的回忆继续了下去。
——命运共同体,在南京大屠杀之际或是这事件很难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而今的新冠状病毒,应该是最好的解释了吧! 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个小小的三角区域,闪烁而起的小小的光点。还有用来记录受害者姓名的档案馆,当死亡成为一个数字,便真的难以为个人悲伤。
说我们今天所有的纪念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面向未来。
小事情做不好,怎么取信于人?所以年轻人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别着急,踏踏实实的,你认真做的一切都会被看得到,现在积累的所有东西,到最后都是长在你自己身上的本事,没有人能够拿走。
如今,只要你愿意,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像个节日,呼朋唤友热闹非凡。可是人与人之间,包括亲人之间,却依然多了疏离。所以在约定俗成的节日中,我们真的需要一种仪式,需要一种特定的行为、特定的言语、特定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真实地体验到这种仪式感。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很多字的读音纠结恼火,有些字习惯和本音真的好难纠正,再加上地方方言,可谓一言难尽!
既然已经错了,不管当时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该承认并且改正就要承认和改正,这不丢人。比起把头埋在沙堆里就以为别人看不见的鸵鸟政策,坦承并及时改正不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在多元化的时代,除了大是大非,已经不太可能“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恰恰任何一种表达形式都应该有它合理存在的空间,只是更加需要让其对应不同的表达内容。任何一种形式都有意义,其意义就更加在于你是否用对了地方。
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认识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
是世事绝非尽如人愿,做好自己的本分,并不一定就能顺利收获期望的结果。
但世事亦在人为,
我们反思,当面对亲人的时候,是否真的需要所谓的坚持甚至执拗,那些坚持和执拗是不是反而在亲人之间建起了隔阂。
回到起笔处——我一直觉得家里面如果不止一个孩子,终究是要比独生子女更幸福一些的,因为每个人能得到的爱,总是比付出的爱要多得多。
如若手写一封信,即使用快递寄出,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早已不再有等待的耐心,貌似也再不会带着甜蜜的心情将信慢慢展开阅读了。
慢,才有仪式感,生活之美很大程度在于仪式感。因为仪式永远需要从容,需要一板一眼,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多一些用心,也就多一分雅致,生活方上升为艺术。
曾经遥想,如我这般,若在古时候,该当是个读书人吧?读书是工作,更是生活,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之后的一辈子仍然是读书、读书。这算得大多数读书人心向往之的人生轨迹了吧?可我始终怀疑,这样的读书到底有多少乐趣?
一本书若读来无趣,哪怕作者是大师巨匠,我也从不勉强自己。若只是完成读书的任务或为了引作谈资,又能从书中得到些什么呢?不如暂时束之高阁,待今后发现引人之处,再重新捡起。
自传?前面还算津津有味,写到成长经历,汶川地震,南京大屠杀纪念,对父母的怀念,都有颇深感触,但后面的风花雪夜,无论如何都看不进去,只能用康辉的话说: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