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说话了,但是要把话说满了,说全了,说得让人舒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到了中年,如果稍有醒悟的人,最后悔的就是自己年轻不懂事说错了话,错失了机会,伤了人心,可能一辈子都记在心里,到老了还在心里怨念着。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不懂事,太傲慢,偏偏要在语言上胜过别人,如果被人怼住了,心里就很不痛快很不舒服,直到自己完全明白了,才觉得实在是幼稚至极。
说话当然有技巧,也只能是一些小技巧,尽管也很管用,不过常常会因为记性不好,反应迟钝,看到了也学不会。
有些东西,如果一生下来骨子里就有,那自然会如鱼得水。如果年幼之时,有良好的家教,会待人接物,长大了也不容易忘。只是大多数人都生在普通的家庭,没有长辈的指导,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让人生有一些转变。
老祖宗告诉我们,无论是和谁聊天,这两句话不能说,要注意了,不然会很吃亏。
1刻薄的话
古人的话即便是再过几百年,也不会过时,年龄越大越觉得其中意味深刻,我们以为的新奇得不得了的道理,其实古人早就讲过了,只是很多人一听到这些貌似老朽的东西,首先就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实际上自己根本就没听说过,也不想去学。
生活在今天的人去议论古人的过失,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你回到过去,处在古人的那个位置上,去做他当时所面临的事情,却是非常困难的。
在今天也是一样的,不管别人在你眼里是过得容易,还是困难,你都没有办法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的。所以一个人说话太刻薄,就是自己的人品问题,不理解别人的苦衷就妄加评论,就是不会做人。
2炫耀的话
一个人的富贵,往往是招来怨恨的源头。一个人的才能,也是他遭遇灾难的原由。有太大的名声,就会招来诽谤。高兴得过了头,悲伤也就慢慢来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中国古人的智慧里,一不一定是一,二不一定是二,阴阳相克,互相调和,这是自然的规律。
一个人有钱了,当然是好事,钱财不一定是罪恶,但是你承受不住、驾驭不了,它对你来说就是弊大于利,或者说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危害。
一个人当然要有才能,但是不善于利用,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就是不懂时机、不讲策略,并不是才能的错,是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总之还不能算作是一个完备之才。轻易拿出去炫耀,岂不是自招人取笑?
人生在世,把事情做好了是一种能力,把人做好了是一种智慧。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财富,获得社会地位,却不一定会直接给我们带来幸福。
智慧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懂得知足、感恩、乐观、坚强,感知到生活的幸福。有些人即便生活富足,很有钱财,却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就是有获取钱财的能力,却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人生就是这样,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上天不会让一个人失去太多,也不会让一个人拥有很多。有些人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但也可能年幼失孤,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或者母爱。
有些人活到老也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几世同堂,其乐融融,也很令人羡慕。人生际遇大概就是如此吧,无常才是有常,学会冷静地看待世事的变迁,也是一种大智慧。
其实,人生的福气也是一样,没有长期的积累,没有长期的积攒,平时不积福,有事的时候才到庙里烧个香、拜个佛,这就是临时抱佛脚了。愿望当然是好的,只是不要说求佛,即便是求个陌生人,态度不诚恳,品行不端正,人家也未必会帮我们。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普通,不能自视太高,多做一点好事,多积一点善行,福气才能慢慢积攒起来。
人这一生的福气,其实是有定数的。这个定数不是上天只给我们那么多,不是我们只能享有那么多,其实就像存钱一样,我们存的本金少,自然拿到的钱就少,更不要说那点可怜的利息了。
只有积攒的本金多了,生活才会相对宽裕一点。只有积攒的福气多了,人生才会更畅快更明朗一点。所以,还是要自己多积攒福报,少消耗福报,多感激生活,少抱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