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成功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出发分析,即两个维度,一:预算计划;二:员工激励。
预算计划,预算计划需达成才能称之为成功,预算是战略牵引的工作,达成企业战略目标是判断预算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
员工激励是业绩考核在奖金薪酬的量化体现,加之员工积极的感性表现。预算年度结束后依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考核制度输出考核结果、奖金薪酬的发放及扣减,预算成功时货币报酬的发放从会正向激励员工并为下一年度的员工更加积极完成绩效目标、使得自身效能最大化获取下一期间的考核激励。
由于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各职能部门配合完成,出于专业性的角度各类成本费用都有对应的归口管理部门,对于数据汇总的财务部门而言信息可能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对预算的松弛性、预算泡沫的范围了解甚少,所以计划的达成除了关注结果,更应该关注计划本身的客观有效性。被考核人出于考核目标的达成,可能做出逆向选择或有道德风险的选择,预算编制时为自身预留一定空间导致预算松弛,这时候预算目标能达成、冗余资源也可以被有意消耗,同时输入的考核数据也是正向激励的表现,但结果与导向发生了严重的背离,所以这种情况并不能称之为预算的成功。(此处并非说预算松弛是不好的,要基于不同的企业、战略目标等现实因素具体分析)
预算成功是基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支持,自下而上的正向配合,加之以完善的绩效体制。
管理层对于预算工作的支持、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预算工作、按公司经营方向及战略目标进行过程管控,根据预算实际情况做出绩效激励,三驾齐驱,必定渐入佳境,逐步走向成功。
成功是相对于计划达成情况而言的,预算成功的前提其实基于计划本身的合理性,企业目标的清晰度、量化至财务数据这个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兼顾了长期和短期策略的协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短期目标的实现下,长期公司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小组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预算执行与监督的管理水平等因素也应该纳入预算是否成功的判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