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接到一位母亲的咨询电话,确切地说是诉苦电话。我用了20分钟时间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这位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一生能干要强,为子女不停的付出,虽年过古稀,也有不薄的退休金,但仍风风火火的做生意赚钱,并以有能力帮助儿女为乐事,给儿女花钱从不手软。儿子今年47岁,能力差工作不如意,几乎是赋闲在家,生活以养生健体为主。夫妻收入不高,生活不富裕,现在孩子上大学,更显有些捉襟见肘。两代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生活方式都有极大的差别。这一天,母亲给儿媳介绍了一个小生意,每晚只需在家里花1个多小时时间,每两个月能赚到1500的收入。这本是好事,能贴补家用。但儿子一句话却让母亲大怒。儿子说,每个月就赚几百块,太少了,别干了。儿媳本也不是能干的人,一听这话也打了退堂鼓。
母亲在电话里生气地说:几百块还嫌少,我不是也这么几百几百的挣嘛,没本事还看不起小钱!凭什么他们这么年轻在家养老,我这么大岁数了却要象年轻人一样出去挣钱?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啊!我的退休金足够我吃好喝好了,我这么辛苦地赚钱还不是为了他们。要是没有我,他们能供孩子上大学?他们能过得这么舒坦?你说他们这是什么人啊。说完又把之前给过子女们多少钱通通翻了一遍。
隔着电话我能听到这位母亲的心酸和愤怒,是啊,人都是有情绪的,站在这位老人的立场上完全能理解她的感受:生气、不屑,还有委屈和自怜。同时,我也似乎能看到强势母亲下那自卑的儿子,看到母亲生气有些漠然又逃离的眼神。如果听到母亲算旧帐,一定是愧疚地低下头不敢怒也不敢言吧。
明明是最亲近的人,明明是互相深爱的人,却互不理解互相伤害。近在咫尺,有一肚子委屈却只能找陌生人倾诉;象刺猬一样,离得近了太扎,离得远了又冷。只有在真正遇到困难障碍时爱才重放光芒,大家抱团重享家的温暖。这样的亲子关系不在少数。我们除了为之惋惜,还能做些什么呢?现代的父母与子女又该如何做以避免重蹈覆辙呢?
先说父母。说父母有点心痛,但又不得不说。父母无疑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做什么都愿意。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会爱,不知道怎样才是最好的爱。爱孩子不是给他铺好路搭好桥让他一生风调雨顺;爱孩子不是给他足够的钱让他丰衣足食;爱孩子不是代替他长大,去承担本该孩子该承担的责任;爱孩子更不是在孩子表现好时就爱,表现不好时就不爱。
爱孩子需要一点放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挫折的磕磕碰碰的人生,父母要做的是尊重他的选择,在必要时有能力引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每个人只会为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也会认为只有过自己选择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吃苦,但永远代替不了孩子的感受,谁能体会到孩子在父母控制下的无助与无奈呢?可这份控制的真相是,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恰恰是父母离不开孩子。能控制孩子说明孩子还离不开自己,说明孩子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和存在感。但是,控制带来的一定是逃离和背叛。而放手换来的是感恩和想念。因为放手的同时你传递给孩子的是信任的力量,尊重他的选择,相信他能做好。信任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
爱孩子需要一点克制。很多父母爱孩子爱到骨头里,怎么表达都觉得还不够。最直接的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钱。过生日给钱,上大学给钱,谈恋爱给钱,结婚给钱,生孩子给钱,孙子生日给钱,各种节日也给钱……婆家给1000,娘家给2000;姥姥给3000,奶奶给5000,比着看谁给的多,生怕给得少了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钱多了能使鬼推磨,但却不能让孩子更懂事。当钱来得太容易的时候,孩子就不懂得珍惜,也不愿意通过辛苦努力去赚钱。你再要求他要节俭,要求他会过日子,要求他发奋图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非你能狠心断了他的财路。还是给爱一点克制吧,把父母身上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给他,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爱孩子需要一点狠心。习惯性的付出就会带来习惯性的依赖,习惯性能干的父母就会养出习惯性无能的孩子。狠狠心,让孩子吃点苦头,看到孩子痛苦别急着安慰,让他知道想要收获就得先付出,苦尽才能甘来;狠狠心,让孩子栽点跟头,看他有困难先别急着倾囊相助,让他懂得自己的事得自己解决,自己站起来才是大写的人。
爱孩子更需要一点接纳。不光是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也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不管孩子有没有本事父母都爱,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孩子父母都爱。爱不能比较,爱没法攀比,爱就象杯子里的水,越汲取爱越少,越倒入爱越多。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没有经验,自然在培养孩子时就会有很多偏差。有的父母因为生计把孩子交给了祖辈,造就了留守儿童;有的父母为了赚钱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造就了疏离的亲情;有的父母因为穷怕了就拼命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造就了只会索取的小皇帝;有的父母只侧重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心灵教育,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孩子。孩子身上很多习惯、性格都源于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力,孩子的现在源自于父母的过去,一点不为过。接纳不是为自己的失误开脱找理由,接纳是真正改变的开始。只有真正从内心接纳了,觉察到不足,才有可能真正做出改变。父母的改变就意味着跟孩子的关系以及孩子的未来都可能跟着改变。
说了父母这么多,不是为了让父母明明很生气却要强行忍耐,不是让父母觉得愧对孩子而加倍的补偿孩子,更不是对孩子的不足视而不见或深感自责。而是为了让父母拥有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拥有更有担当的孩子,拥有更美满的大家庭,拥有更幸福的晚年。
父母确实不够完美,那么孩子呢?面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不是要指责和逃避,而是也要学会接纳,学会建立平等的关系,学会创造。如何接纳,如何建立平等的关系,如何创造,咱们下次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