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结婚很早,我妈生我的时候也就才23岁,生我妹的时候36岁。所以每每我说不用那么早生孩子,像你一样36岁也能生。她却说,还是早点生孩子好,你看我就是因为早早地生了你,所以现在才享福,我要是指望你妹妹,估计都七老八十了,还能想什么福。
我想起自己23岁的时候也就才刚刚大学毕业,还是一副涉世未深天真懵懂的样子,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何况考虑结婚生孩子,简直是天方夜谭。我总说我们自己的工作压力再大,其实都抵不过父母这一代人的不容易,他们不容易,我都看在眼里。
收到我买的棉袜那天,我妈打电话说,她觉得她对我姥姥就算是很孝顺了,可是跟我比起来,都不算什么了,所以她感觉很享福。可是,我从来都没觉得自己让父母享福了,他们现在依然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忙活店里的活计。
现在家里的房子,是我上大学那年爸妈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之前的十几年里我都是住在距离现在的家隔两条街的平房里,据妈说他们当年结婚的时候还是住在没拆的老房子里,我就在那里出生,那个时候我妈睡觉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动不动就醒来,然后摸摸我的脸和耳朵,因为老房子年久失修,常常会有虫蚁出没,她担心有虫子会咬到我或者跑到我的耳朵里。
读高中的时候,是家里最艰难的时候,用捉襟见肘来形容都不为过,妹妹还是个小不点,无人照看,那个时候爸妈东拼西凑好容易才把加工用的机器买齐,整日里调试机器,除了干活儿就是干活儿,现在妈每每回忆起来,总是忍不住声音哽咽。
我记得,那个时候姥爷常用一辆小推车,车上放一个小筐,我妹就乖乖坐在里面,被姥爷用小车推回家照看几天,或者是被放在哪个邻居家,吃点饭就直接睡在人家家里。
我读高中的时候已经16岁,正是爱美的年纪,很多女同学都开始讲究穿衣打扮,穿一些时髦的衣服和鞋子。可是家里压根就顾不上我,而我长得也并不出众,学习成绩一般,手里也没有零用钱买件好看的衣服,整日里灰土土的样子,加之性格腼腆内向,所以整个高中时代并没有过得很快乐。
妈妈说,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我在父母的身上,看到的是普通的人们对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却只能一步步走下去,付出汗水和心血,希望有朝一日能过得好一些。虽然他们对于这种好一些的生活或许都没有金钱和物质上准确的衡量,但是忍住一切埋头苦干是唯一的选择,直至走到今天,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能很舒心地说一句,终于从苦日子堆里爬了出来,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我觉得自己缺少父母身上那种一心想要脱离苦日子过得好一点并亲手去创造这种生活的笃定,面对生活,我质疑过、退缩过、埋怨过,不淡定过,始终不够笃定,不够一心一意下定决定真正持续地努力再努力,偶尔也会摇摆不定,被未来的不确定性自乱阵脚。
我也要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我所面临的环境与条件与当年家中的情形相比好过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应该更有能力也更有毅力去完成这一心愿,让自己过得好,让父母过得更好一些,让自己有能力做任何事面对任何人有更多选择接受或者拒绝的权利。
我应该能做得到,嗯,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