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即秋,又是一个值得赞许和收获的季节,梦想的时钟开始摆动。梦里的大学,很美,很美好;大学里的梦,很多,很多元。这个梦,即将来临;这个梦,终于来临,像最初的生命来自躁动。不知,你,准备好了吗?
听过无数遍,想过无数次,或许都不及你亲自体验来得真切,经过高考一路厮杀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是可以领会的。刚考上大学的表妹兴致勃勃地问我许多问题,我每说一句,她脸上都浮现新鲜的表情,仿佛我说的每一点都印证了她心里幻想过无数次的梦境。
象牙塔是白色的,如我们的憧憬,往后的生活就像它折射的光。第一天的自我介绍,社团联谊活动,邻城邻校一日游,你会不停地想是该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像高三一样刻苦啃书?是该参加各种活动?还是该慢慢走进社会去做各种兼职,哪怕遭受白眼也勇往直前?大学,的确会经历在其它地方无法经历的事,但经历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在经营自己的青春。也许刚进大学,什么都不懂,对未来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那么明确,就像疾驰的车猛地刹住,一时间就迷惘了。角色的突然转换让你从高中的苦涩、束缚、压抑到现在的开放、自由、悠闲,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利用,也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你也可以去相信,去奋斗,做真真切切的事,在付出得到回报后体味那一份甘甜。如果你愿意去折腾,去寻找,去升华,四季的光阴也足以给你一种隐形的精神力量。
大学的期末考永远都像第一次,疯狂的备考仅是在睡得头昏脑胀的时候,随手抓起一本书看几眼,摇摇头,继续睡觉,成绩在挂与不挂的边缘,这个分数只是不用补考那么麻烦而已,至于能否对得起你过去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我看不然。大学课不多,课室也不固定,自我学习能力更重要,自己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该看清什么,该认识什么,走过十几年青春路的自己,多少会判断,因为你不再是孩子了,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说再见。只是你能真正了解自己,定位未来,静下心来,摊开一本认为值得读的好书去琢磨,参加一些能磨练人格与毅力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这样不凡的追求。也不是说大学四年没有出人头地就一事无成,你愿意多年后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只有遗憾和叹息吗?我想大家更希望像回味高中充实且有意义的时光,想起仍嘴角上扬的自豪骄傲吧?
我们曾经很认真地聊过理想这回事,十年前每个人的作文里都稚气地谈及到只言片语。有人把整个大学比喻成童年、青年、壮年、老年。大一的时光就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俞敏洪说: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要有水的精神,把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时冲破障碍,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大学也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挤破头想进来,城里的人不懂珍惜。玩可以迟些,吃可以迟些,但青春迟些就老去了,享乐和内心的挣扎一样,从未间断过,《那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这篇文章曾戳痛不少大学生的心。想想,我们真的有钱了吗?你选择的专业就像一碗米饭,这碗米饭能让你吃饱,但你必须自己去寻找勺子和筷子。
大学是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你最美、最真实、最自卑、最自信的时刻通通呈现出来。不要做那个“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人。高中生活就像过眼云烟,只轻轻拂动你的脸颊,就消散了。曾经那种拼搏、坚韧、顽强、勤奋、脚踏实地的精神应该用来对待这肆无忌惮的时光,用来看清大学生活中那些细枝末节上盛开的幸福。
大学,不倦怠,不辜负,愿你四年后,心中还能“眷恋一座城,尚未离开,却已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