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和银行监管相比,监管思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银行的核心是稳健,资本市场需要平衡鼓励创新和维护稳定。
全球银行业监管的准则是《巴赛尔协议》。
从8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变化,但是总的监管方向始终是全球监管,协作监管和审慎监管。
简单说就两个字——稳健,越来越稳健。
为什么呢?为什么银行需要稳健呢?就像电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样,而银行是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
银行的基础业务存、贷、汇将整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个企业,每个机构连接在了一起。
举个例子,如果经济体是一座房子。那么银行体系就是中间那根大梁。大梁一抽,房子也就倒了。简单来说,银行如果出了问题,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对银行的监管要求一定是稳健。
相比之下,资本市场就宽松得多。
像我们知道的投资市场股市、债市、衍生品市场,本身他们就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它们的生命力在于向外延伸扩张,如果限制太紧就失去了活力。
金融监管是在宽严之间转换的过程,而资本市场的监管也一样,也是在宽松和严厉之间摇摆取得平衡。
反观美国投资市场的监管思路,也是在金融危机周期的博弈中产生的。放松监管,鼓励创新,创新兴起,泡沫上升,酿成危机,收紧监管,这么一个过程。
那监管市场未来的趋势又如何呢?
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发现,监管的趋势对应的其实是金融业态的趋势。
美国大萧条后的法案是分业,次贷危机后是混业,构建多头多层监管体系去适应,而不是去改变目前混业的局面。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监管层已经认识到,混业才是金融市场的正确状态。所以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的混业,即是现实也是未来,而且随着科技化的到来,金融监管也会向更加专业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