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现实远远没有杜绝

二刷《少年的你》之后,我依然被片中陈念(周冬雨饰)被霸凌的情节所深深触动。

截至今日,已经上映30余天的《少年的你》票房逼近16亿,在同类型题材和档期上,几乎一骑绝尘,票房和口碑双线飘红。尽管与国庆献礼三巨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相比,票房仍有很大差距。但处在10月下旬至11月的票房淡季,靠着几乎零宣发、高爆口碑的自来水效应,《少年的你》可以说是相当成功。

当然影片的成功不仅是在票房和口碑层面,在现实意义层面,《少年的你》也具备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我不是药神》一样,基于现实的困境,从而引发社会大众的共鸣,进而推动社会和法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是《少年的你》这类影片值得称赞的地方。

《素媛》剧照

这不免使我想到韩国的同类题材影片,如《辩护人》《熔炉》《素媛》等,通过一部影片,改变国家法制进程,这不仅是一部影片的胜利,更是电影产业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少年的你》影片结尾,是由主演易烊千玺读白的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关于预防和处置校园霸凌的相关法规举措。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社会开始重视校园霸凌,一扫由观影带来的内心悲愤和心情压抑,不禁欢欣鼓舞起来。

然而,这就算完了吗?校园霸凌的问题,之后就不再发生,或者可以完满解决了吗?其实,这仅是开始而已,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


01 为什么会有校园霸凌

关于霸凌,百度百科上有一长段解释,总体来看,所谓霸凌,其实就是欺凌和压迫,不管是身体上还是言语上。

而校园霸凌之所以普遍受到关注,原因则在于校园霸凌对学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毁掉学生的一生。

学生素来被称作“祖国未来的花朵”,因此,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霸凌事件,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人们大多具有“慈母情结”,因此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恶行,在感情上,往往要更加痛心几分。

既然社会如此关注,那为何校园霸凌事件仍时有发生呢?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从施暴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人性使然

所谓人性,也可以说是兽性。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恃强凌弱是动物的本性。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上,动物必须通过欺负弱者来抢占资源;而从族群角度来说,强者必须通过彰显自己的强大,才能树立威信,才能有助于它的统治和领导,而通过打败其他领地的挑战者或入侵其他领地,便为他们提供了巩固自己强者形象的契机。

而这种基因也随着代代遗传,逐渐保留下来。随着长期的进化,人类也保有着这种基因。尽管我们现在处于文明年代,但人类原始的冲动,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作祟一番。

2.认同感&归属感

很多施暴者之所以享受欺负弱小的快感,大多跟家庭因素有关。比如缺爱,尤其是父母的爱。亲情的缺失,常常使他们觉得孤独,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常常使他们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即便做了错事,也不知轻重,更无从纠错。于是,他们往往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而不自知。他们常有厌学和逃课的情绪,而父母在外疏于管教,也常常听之任之,或鞭长不及,有心无力。

既然在家里得不到认同感,他们便通过欺负其他同学,去发泄或者寻找一种认同感。以显得自己被关注、被重视。而那些施暴者的帮凶,除了威慑于施暴者的强权,也有内心的归属感在作祟,因为人都不喜欢被孤立。影片中,和魏莱一起欺负陈念的几个女孩,无不是这样的心态。

3.英雄崇拜

不可否认,今天,无论历史书还是影视作品,对个人英雄的崇拜都超过其他时代,而这对学生的影响也巨大。从学生来说,制服弱者,让别人俯首称臣,感觉自己像英雄一样,尤其是得到附和着的欢呼和呐喊,却是一种觉得很光荣很荣耀的事情。感觉自己有一点权力,而且能够行使,更使他们感到得意。

《小丑》剧照

而随着反面英雄的蔚然成风,如毒液、小丑、自杀小队等,电影的上映,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上个月,《小丑》在美国上映时,许多影院担心会重蹈2012年美国科罗拉多Aurora枪击案的覆辙,对影院加强了安保。而广大市民也对电影的上映,也产生了巨大的担忧。

《小丑》在电影艺术上,确实无可挑剔,但是影片充斥的小丑崇拜和对暴力的漠视,确实会给社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可能会对一些处在社会底层的群体,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从这点来说,英雄崇拜确实需要警惕。

4.从众效应

从众的原因其实跟寻找归属感类似,都是不希望自己落单。人云亦云固然不好,但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指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社会游行、党派选举、团队活动……莫不如是。

成人的判断力尚且如此,更别说学生了。

学生的判断力远未成熟,对是非轻重没有直观的概念。在面对霸凌现象时,跟着起哄或参与少量施暴,他们对此也没有太多的负罪感。因此,也乐意随大流,甚至觉得这样好玩——而霸凌,在很多施暴者看来,也不过是“好玩”而已。

去年9月,一名14岁新生遭校园霸凌的视频热传,这名学生在宿舍内被几个同学轮番上阵脚踹,并被烟头烫,而上传视频的施暴者只是觉得这样好玩。

5. 破窗效应

如果有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破了,而窗户没有及时维修,那么这栋建筑的更多玻璃会遭到破坏。这便是“破窗效应”。

对于施暴者来说,如果被霸凌者没有反抗,那么他们便会认为他好欺负,于是会变本加厉,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弱者。很多遭到霸凌的学生,常常是隔三岔五地被欺负,一次两次默不作声之后,是持续不断地沉默。最后等真相揭开的时候,往往让我们大惊失色。

影片中,陈念便数次遭到魏莱等人的欺负,一次比一次变本加厉。而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学生遭遇长期霸凌。今年6月份,有则新闻提到,山西祁县职业中学某学生遭受多人校园霸凌,时间长达211天,且患上了中度抑郁。


02 为什么反抗不管用

反抗要从几个方面来说,还手是一种反抗,沉默也是一种反抗,甚至告诉家长或老师也算是反抗。反抗之所以不管用,恐怕离不开被欺凌者的挫败感。

1.还手无用

“打回去!”可能是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但体力和人手上的弱势,恐怕是越打越怕的根本原因。

2.沉默无用

很多人觉得打不起,总可以躲得起——我不跟你一般见识。而这往往给了施暴者错误的信号,反而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即便刚开始欺负你时战战兢兢,后来胆子却越来越大。

3.告发无用

打不起也躲不起,那就告诉老师和家长,让大人撑腰。结果老师可能觉得你是问题学生,家长可能觉得你事儿真多;或者他们希望你息事宁人,不要惹事,能忍就忍。于是你求告无门,越发孤独无助。

周围人的冷漠,自卑感、挫败感涌上心头,独善其身而不可得,反抗沉默亦不可得,对他们来说,只有逃跑一条路。而如果身体上逃跑亦不可得,那么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逃离人间。

影片中,胡小蝶跳楼自杀那一刻,周围全是围观拍照和议论纷纷的路人甲,只有陈念为她尚存余温的身体披上校服。这是整个学校和家庭共同制造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同样血淋淋地上演着:日本13岁女生因遭遇霸凌跳轨自杀,14岁借读生疑似遭受校园霸凌喝药自杀,广西的初一学生陈某某,因校园霸凌而自杀……

一个个鲜活的花季生命竟这样陨落,他们的美好年华戛然而止,留给许多家庭和社会无数悲痛,也给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03 蜜糖和大棒的缺位

感同身受感的匮乏,父母过于忙碌,往往会对孩子疏于管教。而这常常造成孩子的孤独,即缺爱。很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等,普遍身心不健康。试问,一个得不到父母爱的孩子,他的人生怎么可能幸福呢。

现实中,因为家庭不幸福,而遭受校园霸凌的例子比比皆是。没有家人的保护、支持和帮助,他们往往自卑又怯懦,生性胆小,常常成为施暴者攻击的目标。

最近,甘肃宁县8岁女孩因校园欺凌被打下体出血的新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社会原因,还有原生家庭的不美满。女孩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妈妈在生下她之后便失踪了,父亲智力低下,她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哥哥,家里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维持,据女孩的家人介绍,女孩性格内向,平时在学校里经常被欺负。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一书指出,99%的霸凌事情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而家庭不幸福造成的影响,也占到了很大比重。因家庭不幸福、父母离异或冲突等造成的问题,往往使他们心理极度不健康。

缺爱极可能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也会成为施暴者。

影片中,魏莱是个“好学生”,在母亲眼中是个乖孩子,她很优秀,家里摆满了各种奖项,却也因为爸爸对她复读的失望,而拒绝和她说话长达一年。当这种压抑无处释放,她便选择霸凌弱小者,以此达到内心的快乐。

而另一个参与霸凌的女生的父亲同样疏于关心女儿的成长和教育,只知道喝酒买醉。在知道自己女儿参与施暴,被学校勒令退学之后,他只会拳打脚踢地逼迫女儿下跪道歉。

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给孩子制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呢。当他们以欺负更弱者,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压抑和恐惧的时候,遭殃的往往是被霸凌者。

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爱护,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些蜜糖给了他们幸福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着的滋味,校园霸凌的几率便会大大降低。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

被众星拱月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傲慢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和倾向。他们往往缺少边界感,会不断地向灰色地带试探。如果不给他们树立边界墙,以他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家长和学校对个别学生的过于偏袒和过度保护,蜜糖也有可能变成砒霜,最后往往害了孩子。

近几年,家长对老师体罚学生的做法深恶痛绝。迫于压力,学校只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企图减少体罚情况的发生。而老师也常常忌惮于学校的惩罚和社会舆论,为了保住饭碗,只好对不遵守课堂纪律、欺负同学、违反校规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管教学生的问题,也变得束手无策起来。

最近,又看到媒体讨论学校是否应该体罚学生的话题,而教育部也意识到一刀切的弊端,开始严格区分体罚和惩戒的界限,并制定了相应的细则。惩戒不等于体罚,但也变相把一定的体罚权还给了老师,使他们在维护课堂秩序,维持良好校园氛围时,面对“恶”学生,挺直了腰板。


04 霸凌的社会化和成人化

霸凌不仅限于校园,霸凌的社会化和成人化,造成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影响也更大,也更加令人愤慨和触目惊心。

今年7月,济南市一名13岁的小女孩遭遇惊魂22秒,她在乘坐电梯上楼时,突然被电梯里的一名男子掐住脖子,女孩趁电梯开门间隙成功逃离,后警方通报称,该男子年仅14岁,之所以伤害小女孩,只是为了发泄烦闷的情绪。

今年10月,大连一13岁男孩蔡某尾随放学回家的10岁小女孩,将其连捅7刀,残忍杀害并抛尸,事后还若无其事地问候其父母,并在同学群里,对整件事说得云淡风轻,毫无愧疚和后悔之意。

生活中,我们成年人也难免受到身边人或陌生人的欺辱和谩骂:亲戚间的攀比,朋友间的有求于人,老同学聚会时的低声下气,那种被羞辱的感觉,往往比校园霸凌还要难堪几分。

工作中,同事间的欺辱也时有发生:同事间的口蜜腹剑,背地里打小报告;工作做好了,他向领导要功行赏;做不好,全是你的锅……

面对领导,普通员工更是被霸凌的体无完肤。干好了,公司是你家,996都是你的福气;干不好,你就是公司的绊脚石,裁员先裁你。

这几天网易暴力辞退身患绝症员工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将职场上的冷血和暴力展露无遗。

去年年底,一家日本娱乐公司老板在与客户吃饭期间,为了讨客户欢心,居然顺手将身边一位23岁员工的脑袋,两次按进滚烫的火锅里!他的脸大面积严重烧伤,疤痕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可在后续采访老板时,老板却不以为意地说:这只是恶作剧,开个玩笑罢了!

男员工尚且如此,而作为女员工,往往成为职场霸凌的重点对象。被同事调情,被领导性骚扰、被羞辱,她们往往也只能忍气吞声。

近日,东京迪士尼乐园,两名女员工因过度劳动和职权骚扰将园方告上了法庭。其中一名女员工在最近的工作中经常被同事和上司羞辱,比如“你生病了吗?那就去死吧!” “这里不要30岁的老太婆,你快走吧”,诸如此类的羞辱数不胜数。致使该员工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此外,网络暴力也是社会霸凌的变种和重灾区。近日,韩国艺人雪梨自杀的新闻铺天盖地,因为网络暴力,加之身患抑郁症,雪梨长期忍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很多人认为,在韩国娱乐圈的恶劣生态环境下,网络暴力成为逼死雪莉的最后一根稻草。

继雪梨去世42天以后,她的闺蜜具荷拉也自杀身亡。由于近两年事业滑坡,具荷拉也患上抑郁症,而使她患病的原因,除了频繁被前男友暴力,被偷拍视频威胁,还因其豪放的表演方式不断受到网友的攻击和谩骂。

无独有偶,在中国,新浪微博可以说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舆论和社交平台,明星随便一发声,就是千万级别的流量,隔三差五还能把微博搞宕机。

在微博上公布好事情的时候,明星、红人可谓风光无限;而一旦言语不当,则可能招致键盘侠洪水猛兽般的谩骂和言语攻击。面对网络暴力,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够应付千军万马的网络黑军。井柏然、周海媚、黄子韬等明星纷纷宣布退出微博,纵然可惜,但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05面对霸凌,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无论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霸凌处处存在。要杜绝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化手段去预防和处置,降低霸凌事件的发生,减少霸凌对被欺凌者的伤害,努力让社会和谐和公平化。

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蜜糖和大棒”却要两手俱抓,强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惩戒的重要作用,完善监管体系,将校园霸凌的火苗扼杀在摇篮里。

父母通过家庭教育,教诲和指引孩子是非对错,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怀和重视他们的言行;学校通过教育和惩戒,教给学生明辨是非,善待他人的道理;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惩罚那些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施暴者。

这里的教育、惩戒及法律法规,都是人性的束缚,目的是叫人要守规矩,懂得边界。而霸凌也一样需要有警戒线,知道方寸,才能把握自我,从思想上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身为社会人,不作为也可能是一种纵容。面对霸凌事件正在发生时,无论参与与否,我们都可能成为施暴者或助推者。

面对霸凌以及霸凌的各种变种,我们要勇敢站出来,勇于伸出援手,不要以吃瓜群众的心态去旁观或者漠视霸凌事件。

而作为被霸凌者,也要懂得反抗,勇敢说不。在这方面,很多人已经做出了榜样:

2008年,浙江一女生在遭遇校园霸凌十年之后,将学校当时的贴吧管理员蒋某告上法庭;前几年,英国有个小孩面对校园霸凌,勇敢还击,打得对方找不着北的视频获得网友一片称赞;今年9月,一位中年日本男子对他工作了20年的公司提出霸凌诉讼,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10月份,章泽天面对网友对其在英国求学期间打卡各地景点的冷嘲热讽,不惧质疑,大胆开怼……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懂得反抗,才能赢得自己的尊严;据理力争,才能浇灭施暴者嚣张的气焰。

影片中,小北和陈念初次相遇的时候,面对3个小混混的围攻,小北毫不畏惧,勇敢反抗,纵然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却也同样让小混混吃到了苦头。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我们既要内心强大,也要乐善好施,知道世界的不完美,懂得人性有光辉。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掌握好分寸,凡事有度,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才能在开玩笑和过火之前找到平衡,避免滑向霸凌的深渊。

从历史来看,霸凌不可能完全杜绝,但建立一套预防和治理的手段却是当务之急,而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愿《少年的你》影片里的悲剧不再上演,还校园一片温暖和美好,还社会一片和谐和宁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0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2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1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68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9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6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2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82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02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0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4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1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32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4评论 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