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长期不断地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不知道写什么,甚至会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感觉。面对着电脑,一个字也敲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有人说,这个时候不要怕,你只管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直往下写,不要管写出的内容是什么,只要能写出来就好。
这种方法管用不,有时候也管用。当你漫无目的地在电脑上写下第一句话的时候,第二句话也就会随之而来,但在更多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字一般都是零散的,没有主题思想的。
其实,更多的时候,写不出来,不是没有素材可写,而是自己对文字没有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硬写,还不如不写。
画家作画讲究留白,写作也一样需要有放空自己的时候。如果大脑时刻都被填的满满的,没有思考的时间,那我们写出来的文字也少了些许灵动与精致。
当写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文字,去接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那一份清凉与美好,让大自然美丽自己的心情,丰富自己的视野,同时也为更好地写作,收集美好的素材。
我们还可以约朋友去看一场电影,放松自己的心情,刺激自己的感观,让思维更加灵活多样。
也可以一个人去咖啡馆泡上大半天,点一杯咖啡,捧一本书,在咖啡的清香中忘我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你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认真阅读。
约三五好友一起聊天,谈读书,谈写作,当然也可以八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别的,只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愉悦。
也可以放一支自己喜欢的音乐,单曲循环,你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聆听。那支曲子是你的最爱,会勾起你深深的回忆或浓浓的思念,让你思绪飞扬。
去给家人做一顿美味佳肴吧,尽管你的厨艺不是很好,但你的用心会让家人感到温暖和幸福。一家人一起享受着你的厨艺,尽管你的手艺不咋滴,但还是很温馨。
把写作融入到生活之中,不写并不意味着不思考。写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动笔,但大脑一直在思考着写作。
比如我们精心为家人准备了一顿美味,我们就可以大脑里构思这顿饭菜的制作过程,用了哪些料,怎么做成的,是传统菜品还是你自独创的菜品,等到有要表达的欲望的时候,你就可以将其加工成一篇文章。
看到过一幅漫画,一个写作者被装在一个瓶子底部,所配的文字是:都说写作遇到了瓶颈,可我一直都在瓶底。
要突破瓶颈,首先得让自己到达瓶劲。放空自己,让自己有思考的时间,我想这也许就是让自己离开瓶底最好的办法。
写作之路没有尽头,坚持下去一定就会有收获,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慢慢来,不要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终点。
漫漫写作路,边走边思考,边写边收获。(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