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看见》,大家对这本书的封面可能或多或少都有点印象:柴静坐在几位被岁月填满了面容的老人们当中,面带笑容地看着一个肉乎乎的小孩,小孩正玩着......四百页的书,二十页左右一个故事,经过一段并不艰难的计算,二十个故事排排坐供君浏览阅读。
20个新闻记者的故事,20个社会中的故事,20个人来记叙人的故事。我的的确确学习到了一些事情,接下来我试试,能不能很好的阐述。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其实是难以下定论的。而跟着一位记者、从一个记者的角度,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好的观察角度、更好的思考机会。微博热搜大量的人撕破脸皮,营销号无能带节奏,一部分媒体为了表示立场风格鲜明......网络真好啊,谁都能通过有价值的叙述获得关注;网络挺差的,谁都能随随便便说上两句。
也不是差,可能是无奈。
有的时候,戾气有些重了。
观察者不涨,评论者反增。如果一个话题引发巨大共鸣,或许话题就变成了问题。我喜欢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在相信它呈现出来的内容是相对准确的前提下,它更多的是观察、然后思考,交流、进而反省、总结,最后尝试给出一个结论。
我自认为,这挺符合一个正常的思考过程的。包括作为一个主持人、作为一个人、女性,柴静给了我一种反思、自省的感觉,这是值得去学习的。
从初入主持界、新闻界的理解、尝试,犯错再改错,对事情有一些坚持,到书的末尾更关注身边人的感受、脸皮变得坚韧,对采访对象尽量有意识地抱有一种不加预设的理解,采访的攻击性逐渐有了更好的方式,柴静在反省、进步。
我看着她的书,也跟着她反省、进步。她绝不完美,对她崇拜未免太过,但欣赏这种情感,或许恰到好处。同时个人很喜欢那种字里行间讲故事的叙述感,有一种详细的真实,有意无意想要模仿。
“从非典时期人们看不到的背后记录,到对双城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深刻探寻;从对采访双方关系的对抗到对峙的理解,到与一起共事好友这段真挚情感的反复咀嚼;从家庭暴力、环境保护、法律细节,到保持相信、保持追求真相的姿态、保持自我反思;从新旧、真伪的学习到对事实不容分说的追求;真实、逻辑、不只是跟随热点,也跟随内心、无能的力量......”看过的朋友们可能脑海中已经涌现出来一段又一段的话语,那就是这本书留给你的东西啊。
没办法把这些故事展开说,哪怕是一个。一篇推送承载不了这样大的容量,但一本书可以。至少《看见》这本书,我觉得它做的不错。
有的小标题,就足够引起我们的思考。|沉没在尖叫|,为什么?沉默者还保留着什么信息?|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为什么?欢声笑语中就不流失了吗?|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为什么?真实能带来什么?以及|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采访之外,会不会也是一样的道理?等等,以一个记者的角度这些文字或许是有些文艺了,从一个读者来说倒觉得很有点味道。
柴静的采访也有站在道德高点自鸣得意的时候,从这本书的部分片段中能看到她以及她的反思。网络上不乏对她的欣赏,但与此同时批评也不在少数。客观看待,先“看见”,再“说出”。别急着全盘否定,也不必奉为圭臬。
跟朋友也聊这本书,他们中有人会觉得这本书“矫情”,其实是有道理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双眼睛就能观察到不同的侧面。尊重每种声音,并且看见这种差异化的力量。
我自己而言,真的感觉有所收获。至少,在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不急着下结论、谈看法。有的事情不是对与错那么简单,比如说所有事情。感受思考的快乐与力量,变得坚韧、成熟,有温度。真相有时固然残酷,让人感到无能为力,但并不是我们不再前进的挡箭牌。只有前进,才有改变。
“看见”了,
不是由着我们气急败坏、心灰意冷,
而是醍醐灌顶,继续热爱。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小曾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