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
一方面,主角的每一种情绪都是那么地让人熟悉与共情;丢狗、家暴、继母、同父异母的胞弟、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油腻的饭局、不守承诺的父亲……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里这些要素或许并不齐备,但这种类似的情绪却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构成了青春中最大的真实——家庭生活。这是所有青春片中青春的底色,一切的年轻气盛和恃宠而骄都在她的土壤上扎根、成长;一切的阴霾与不甘也在她的阴影下悄然滋生。
另一方面,影片没有刻意强化冲突与制造悲情,而是十分克制写实地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常态——长久的平静,偶尔的爆发,沉默的底色点缀着亲情的闪光。剧中每个人物对李玩都不能说是恶意的,即便是继母也并未展现多少符号化的“后娘本色”,每个人都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没能顾上李玩。然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真实——没有人会挖空心思去损人不利己,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善良或邪恶,不夸大也不含蓄;身处其中的个体,一定是从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密不透风的牢笼中,找到可以喘气的那一道罅隙,然后光透了进来;再然后,豁然开朗,洞见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样的事儿,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这句话,充斥着浓重的对生活的无奈与妥协。以成人视角纵观整部电影中李玩的成长轨迹,这应该算是一部喜剧——影片最后的李玩成绩优异,保送重点高中;孝悌仁义,关爱家中老幼;懂事听话不叛逆,饭局social全hold住;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为什么爸爸最后却痛哭着说自己不是个好父亲呢。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想做却必须做的事。但为人父母的本愿,却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羽翼下平和地面对生活的风雨与磋磨,更多地享受稚子的纯真。这不仅是因为,快乐与自由是每一个个体在任何人生阶段都汲汲所求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生的终极幸福通常不来源于外物的获得与他人的给予,而是自己内心的丰饶与平静,而这种心境的养成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爱与温暖太过息息相关了。妥协与中庸的智慧,是残酷的成人之路给予稚子最好的馈赠,但这份礼物标注的价格,或许是穷尽一生也无法求索到幸福的本真。
我讨厌原生家庭理论的一个点是,它只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怎样的影响。但却没有告诉我们,你能够把握多少、改变多少以及如何改变。这个理论天生就带着一种对自己的悲观和对为人父母的苛刻,自然也就喝退了许多想要成为父母的适龄青年——其唯恐责任深重,行差踏错误人一生。同时,这部电影传达的似乎也是类似的基调——妥协与世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但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去相信,相信与改变的力量——每一个个体在变,就会有一部分人在变,这一代比上一代进步些许,于下一代而言,掀开襁褓的无知之幕时,或许就能更大胆地说出“我拒绝”三个字吧。
那这样的事儿,以后也就越来越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