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太厚道的人理解不了帝王之术——五胡十六国与淝水之战

太厚道的人理解不了帝王之术——五胡十六国与淝水之战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比较乱,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

魏晋南北朝之前是三国时期,我们都已熟悉。

三国混战,最后魏国获胜,但是在统一中国之前,魏国就被晋国取代了。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西晋”。

西晋统一的时间不长,就很快发生了内乱(八王之乱)。借着西晋内乱的机会,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一举攻陷了西晋的首都洛阳。西晋的王族大臣们纷纷南逃,在中国南方建立了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新朝廷定都在今天的南京。南京比洛阳靠东,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东晋”。

东晋在中国的南方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与此同时,中国的北方有一大堆游牧民族和汉族的小国家互相打来打去,这段时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五胡”,就是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就是十六个国家,实际上总数不止十六。总之就是乱打成一锅粥。

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和南方的东晋是同一个时期的事。

后来形势又变了。北方被一个游牧民族政权统一后,又相继被若干个游牧民族政权代替。南方类似,接二连三被好几个汉族政权统治。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把中国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方有好几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南方也有好几个汉族建立的“朝代”。因而这段历史被称为“南北朝”。

最后,来自北方的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

整个魏晋南北朝是一段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时期,这么长时间的分裂,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段历史,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下表:

image.png

如果实在记不住,这么记也行:

image.png

我们这一章讲的,是从西晋到东晋这段历史。

东汉末年,门阀世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很多国家大事门阀说了算,这种社会被称为“门阀社会”。

在“门阀社会”下,某人能当上皇帝,靠的是自己家族的势力。这种制度很不稳定,只要皇帝家族势力变弱,大权就会旁落。

比如曹操是位非常厉害的大政治家,整个魏国都是他一手建立的。可是他的后代能力太差,家族势力逐渐衰弱。再加上魏国第三代皇帝登基时只有八岁,于是大权旁落,皇帝身边有权势的曹氏门阀和司马氏门阀展开了权力争夺战,最终获胜的是司马家,于是魏国落到了司马氏的手里,国号改为“晋”,中国进入了西晋时期。

西晋借助魏国打下的基础,很快统一了中国。西晋也属于门阀社会,皇帝除了司马家的亲戚外,没有外人可以依靠。皇帝司马炎看到当初司马氏取代曹氏的时候,曹氏衰弱,拿不出可以和司马氏对抗的实力。于是他决定回到分封制时代,把天下领土分封给自己的亲戚,让他们手握重兵,这样在将来的门阀斗争中,司马家还可以留几张底牌。

前面讲过分封制会导致分裂,这一次也不例外。

司马炎之后,继位的是晋惠帝。这位晋惠帝最有名的典故是“何不食肉糜”。据说有一年饥荒,大臣报告说:“百姓没有饭吃,饿死了很多人。”结果晋惠帝回答:“百姓没有饭吃,那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个故事反映了统治者远离底层人民的荒诞与不堪,流传很广。

无独有偶,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人民生活艰难。据说当时的玛丽皇后听到“百姓吃不到面包”时天真地回答:“那他们可以吃蛋糕啊!”这也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然而经过史学家的考证,玛丽皇后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历史上这一类极具戏剧性的小故事有很多都经不起考证。即便是当时的人,也可能是把一些听着刺激的传言当成真事来流传。因此这一类故事我们只能姑且听之,不能当作正史。

虽然“食肉糜”的段子不可信,但晋惠帝的智商确实有问题,于是皇权再次旁落,外戚专权,门阀互斗。司马炎分封的那些诸侯手握重兵,可他们不是为了皇室而战,而是为了自己夺权而战,天下又陷入了一连串的军阀混战中。这场战乱,被称为“八王之乱”。

经过连年的混战,八王之乱最终平息,但整个西晋的政治、经济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国家凋敝不堪。

最后获胜的,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前面说过,游牧民族南侵是中国古代史上永恒的主题。早在八王之乱之前,游牧民族已经逐渐南迁,居住到长城以南的地区。他们中有一部分是汉朝为了充实边境人口,刻意南迁进来的;有一部分是趁着三国中原混战的机会入侵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三国军阀混战的时候,一些军阀邀请入关帮助自己作战的。另外,根据气象历史学家的考证,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气候比较干燥寒冷,草原面积减少,这也是促使游牧民族不断南下的原因之一。

趁着八王之乱后西晋极度衰弱的机会,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侵。西晋的汉人贵族抵挡不住,只能向南方逃窜,在南方建立了“东晋”。

东晋时期,中国北方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游牧民族长久占领。战乱和劫掠驱使大量的北方汉人迁居到南方。北方百姓惨遭涂炭不说,北方的贵族迁居到南方后,大肆侵占南方的山泽土地,南方百姓也饱受苦难。不过这场灾难也给南方经济带来了契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先稍微谈一下,为什么在此之前中国经济的重心会在北方?南方温暖潮湿的气候,不是更适合农业种植吗?

其实,两千年前北半球的气候和现在不一样,远比现在更暖和。据考证,夏商时期中国北方的温度相当于今天的亚热带地区。殷商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不少属于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化石。甲骨文卜辞中还有捕获大象的记录。

也就是说,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温度温暖宜人,最适合动植物生长。相比之下,南方温度过高,容易滋生瘟疫毒虫,生活反倒不易。因此虽然古代中国南北方都有人类居住耕种,但是北方更适合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比南方更发达。

在中国历史上,气候呈周期性的冷热变化,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冷,所以我们今天才会觉得北方气候干冷,不如南方温暖宜人。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大部分时候要多于南方,北方人民南迁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再加上北方气候逐渐变冷,北方环境因为人口过多而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因此越到后来,南方的经济水平就越高。到了唐朝末年,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再往后,南方成为了中国农业的重心,北方需要常年从南方输送粮食了。


“门阀政治”一词,一般指的是曹魏、西晋、东晋和南朝时的政治形态。南北朝时的

北朝和隋唐的政治形态有所不同,后者的皇权更大一些,门阀的势力更小一些。我们为了叙述简洁,把从魏晋到隋朝的这段历史,统称为“门阀社会”。

西晋灭亡后,北方的汉人惨遭驱逐,但是占领北方的游牧民族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占领的领土太大,时间太短,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大的土地。

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占领了中原,从此以后,他们要放弃游牧生活,开始统治农耕地区。统治的面积小还好说,面积一大,就有问题了。

回想之前的周朝,为什么要把领土分成那么多份给自己的亲戚,最后导致国家分崩离析?是因为当时的周朝政府没有很好的办法管理那么大的领土,他只好分封出去,让亲戚代管。

后来大统一的秦朝、汉朝,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说过,“儒表法里”、“王霸杂之”。对于统治百姓来说,这意味着两点:第一,需要一套复杂严密的官僚机构,保证皇帝的权力能够延伸到帝国的每一个郡县,这是“法”。第二,需要全套的儒家思想,用“礼”“仁”的道德思想教化百姓,减少农耕社会的管理成本,这是“儒”。

这两套系统,在当时都是农耕民族特有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西晋灭亡以后,那些占领了中原的游牧民族仅仅在武力上征服了北方,他们既不会建立成熟的官僚结构,也不大了解儒家道德对统治的意义。因为缺乏最基本的统治才能,建立的政权也就不能长久。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方一直都是统一的东晋,北方却是“五胡十六国”,先后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国家,统治十分不稳定。

淝水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在“五胡十六国”正中间的这段时期,氐(dī)族统一了中国北方,首领叫做苻坚。氐族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和当年秦朝的发源地相同,因此国号取名为“秦”。因为在五胡十六国期间,后面还出现了两个国号为“秦”的国家,因此苻坚的政权被后人称为“前秦”。

苻坚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主,他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了其他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国北方。这是西晋灭亡以来中国北方第一次被统一。苻坚因此志得意满,在统一北方不久,他决定趁势把南方的东晋一起灭掉,成就不世功业。

但是他太心急了。作为游牧民族政权,苻坚统一北方的时间太短,他只是在军事上让各地臣服,还没来得及用官僚系统和儒家道德把国家整合为各地皆服从于中央的整体。

苻坚是氐族人,他以氐族的武力征服了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但是,其他民族仅仅是怕了他的武力,并不是真的臣服于他。

苻坚并不是不懂儒学,那时的游牧民族领袖受到汉族的耳濡目染,知道只有模仿汉族朝廷的模式,才能统治好农耕民族。但是他们学习的时间太短,很多人都只学到一点儿皮毛。所谓“儒表法里”,“儒”是在表面上的,人人都去谈的。“法”这部分是藏在里面的,很少有人直接谈论的。一个不熟悉这一套的人乍一看汉族的统治方法,就只看到表面的“儒”,就只有仁义道德,他要是只学了这一半,那就学偏了。

苻坚就是一个典型,他是儒家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信奉“礼”“仁”之道。但是苻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不知道“儒表”之外还有“法里”。我们说过,对于大臣来说,“儒表法里”的意思是“表面大谈道德,实际要用权术”,可苻坚就是单纯的仁义。苻坚对于自己征服过的敌人统统既往不咎,甚至还委以重任。哪怕再次反叛的人,他抓住后还是重用。他过于宽厚,导致治下的各民族首领蠢蠢欲动,很多人都在谋划叛乱——反正被抓住了也不会被处死。

在外表看似强大、实则内患无穷的情况下,苻坚开始了对东晋的征服战争。

其实,苻坚是很有可能征服东晋的。前秦虽然问题重重,但军事实力远远强过东晋,苻坚趁着刚统一北方的势头,一波推到南方还是有可能的。

但结果是东晋打赢了。

先讲一点儿地理知识。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一样,都是北方进攻南方的战争。但是战争的地点不同,赤壁就在长江上,淝水却在长江以北,位于淮河流域。

淮河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长度要比黄河、长江都短。看地图会发现,淮河附近水网密集,密密麻麻都是河道。这里的地理特点是河多、湖多,还有不少的山地和丘陵。这种地形非常适合水军作战,不适合骑兵驰骋。前面说过,骑兵是个特别强大的兵种,中国北方擅长培养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是北方骑兵一到了淮河流域,优势尽失,反倒是善于水战的南方军队能占优势。所以在南方防守北方的战争中,淮河流域常常作为长江防线的延伸。淮河流域纵深很广,在这个地区进行防守,可以利用空间来减缓敌人的攻击势头,加长敌方的补给线,分散敌方的兵力,让敌人在进攻中暴露薄弱的侧翼。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

淝水之战,就是在淮河流域发生的。

为了征服东晋,苻坚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号称百万。如果真有百万大军一起来到淝水,那多少东晋部队都不够打的。可是在交通和通讯技术很差的古代,组织百万大军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苻坚统一未久,对各地部队不能做到精确地调遣。他虽然下达了调集军队的命令,但是由于路途有远有近,组织能力有强有弱,各部队到达战场的时间差别很大。真正在第一线参与淝水之战的,只有十五万军队(一说三十万)。虽然仍旧比东晋部队多很多,但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了。

更倒霉的是,苻坚还被自己的手下出卖了。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在淝水两岸对峙时,苻坚手下有一员叫朱序的大将,在战争前借着和东晋谈判的机会,跑到东晋的大营里,和东晋的指挥官谢安订下一条计策。朱序让谢安写信给苻坚说:咱们要是一直在淝水两岸对阵,这就变成持久战了,打得不痛快呀。要不这样,你稍微后退两步,我们渡过河去,咱到河那边来个大决战,你看怎么样?

苻坚看到这封信后,以为谢安在犯蠢。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在东晋军队渡河的半途中发动进攻,必可获胜。

苻坚的想法不错,但是他的部队没有足够的执行力。

在古代战场上,个人的视角很狭窄,无论士兵还是将领,他们看到的只有自己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对于远在数里之外的情况,只能听侦察兵和传令兵的消息。苻坚的十五万军队人数太多,在战场上摆开时占了很大一片土地,有些军队和指挥中心距离很远,通讯十分不便。在全军大撤退的时候,看到友军大规模地后退,消息不灵便的部队会产生疑惑,不知道阵前发生了什么。

为了防止部队之间产生误会,古代的将领会严格训练部队,要求无论战场上发生什么情况,将领在接到新的命令之前都要无条件地执行原有命令,士兵也要无条件服从将领的命令。问题是,苻坚的这支军队由很多民族部队组成,其他民族和苻坚并非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只能算是暂时合作的小伙伴。他们中很多人还想着有朝一日取苻坚而代之,谁会在关键时刻为苻坚卖命?一旦看到战场失利,逃跑是他们最理性的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朱序突然在前秦军队后方大喊:“秦军败了!”这个信号加深了前秦军队的疑惑,当有的军队信以为真而真的败退时,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败退的军队越多,其他军队越加相信败退的事实。这就叫“兵败如山倒”,军队一旦开始溃退,阻止败势就是不可能的了。这时,已经和朱序联络好的谢安真的发动了进攻。假撤退变成了真溃败,前秦大军一败不可收拾,从而彻底输掉了战争。

苻坚的失败,主要败在他不懂得统治农耕民族的关键。苻坚以为自己是中国北方的统治者,实际上他只是诸民族联盟的盟主。淝水之战,苻坚损失的不过是十几万人,要是换成了统治稳固的政权如曹魏,输了回去重整旗鼓就是。可是苻坚的统治太松散,其他民族首领看到他大败后,没人再听他的命令,纷纷造反。两年后,前秦就被其他游牧民族消灭,中国北方再次陷入了混战中。其实就算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获胜,征服了东晋,以他的统治方式也无法长久,前秦也早晚会陷入内乱。

具体到淝水之战的失败,也和苻坚不懂得“儒表法里”、不懂得“表面仁义内心厚黑”的帝王之术有关。那个让他吃了败仗的朱序原本是东晋的大将,在之前的战争中被苻坚俘虏。苻坚过于热衷儒家“仁”的品质,以为他待人宽厚就能感化降将,殊不知汉将在“儒”的下面还藏着“法”的权术,稍不留神就给你下个绊。

帝王之术,不是那么好学的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