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起什么名字
去年在江苏海门初步接触了解了“新教育”实验,新教育提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给我的感觉是把许多课程融合在一起,力求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而这次的“全课程”连概念都是头一次听说,但是感觉和“新教育”、和“课程整合”、或者再小到和“单元主题教学”有不谋而合类似之处。
前几天李振村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给我印象很深,就是格式塔心理学,说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却不是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的总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语文课内容整理、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才能谈得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运用。
简单地说我的理解,应该就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吧,对课本中字、词、句、段、篇的处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是由语文思想串联在一起的。对低年级来说,尤其是识字教学,学生对汉字的读音、字形容易掌握,教师也容易检测、评价,但是对字意的理解和运用难度就很大了。所以教师应在授课前把教学内容系统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整体把握,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去开展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强化知识内容的系统性,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系统化的训练,让学生在一个大的学习目标下得到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结构,使学生真正做到每一堂课都有收获,而不是浮光掠影水过地皮湿。
活动中作报告的老师们有的课程做的已经很成熟了,比如“虫”、“钱”、“名”、“月亮”的整合可以借鉴,内容的指向还是很全面的,儿歌、绘本、故事书、图画、音乐等。但是对于评价的措施和评价的客观性还是不太明白该如何操作?或者怎么样才能操作起来更适应更有效?再就是既然相同年级的各学科能整理为全课程,是否需要有持续性的每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发展呢?全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怎么保证呢?对学过的知识又如何进行评价验收呢?
而且有时候自己在课堂中也会有一些小疑惑,有时候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我会把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精细,整堂课自然是很好看:动画导入、图片理解、音乐渲染,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呢?并不见得都是高效吧,所以不仅要扪心自问,这是在上课还是在过电影?我们的每节课都可以设计成这样吗?这么多的内容、这么花哨的形式,学生看得清吗,听得准吗,学得好吗?在我的班上效果并不好。
再就是有的有时候我很容易在课堂上由于刻意追求完美的展示而失去了常态。失去常态,就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可学性。一堂课的“优”不应该只是“优”在老师的发挥而应“优”在学生的表现,老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上、目标的达成上多花心思,而不是在一次次的演练上下苦功夫。
身为人师,要好好教学生认几个字读几本书,守住慧根,贴近自身。
201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