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接下来,大鹏鸟飞过一处,下面有只猫头鹰,刚刚逮着一只死老鼠,见到大鹏鸟的猫头鹰愤怒地捂住死老鼠,大声地喊:滚开,不许抢我的死老鼠,不许抢!
才懒得和见识短浅的猫头鹰比较,大鹏鸟摆摆头,震翅千里,激扬而去。
庄子说这个故事,是告诫我们后人。这个做人呢,必须有大格局,格局太小的人,会把自己活活憋死的。
(2)1897年,中国还是大清帝国的时候,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写了封信。
信中讲了这么个段子:
3个石匠,正在忙着雕刻。有人走过去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回答:你瞎了吗?看不见我在凿石头吗?我是真的倒了八百辈子血霉,才摊上这肮脏的工作,老子只想快点回家——洛克菲勒说:这种人,视生命为一种残酷的惩罚,他不仅不喜欢雕塑,同样也不喜欢任何东西。
第二个石匠回答:唉,先生啊,我正在做雕像,这活真的不是人干的。可有什么办法呢?我有老婆还有孩子,如果我不努力工作,老婆带孩子跟着野男人跑了,到时候人家睡的老婆,打我的娃,我可吃不消——洛克菲勒说:这种人,他的眼界也仅限于此,养家糊口就是他的全部的目标,所以他们会一生疲累。
第三个人骄傲地举起锤子,指着石雕说:先生,我正在做一件震撼人心的艺术品。等着吧,你迟早有一天会承认,这件凝聚了我心血的巅峰之作,必然是垂万世而不朽——洛克菲勒说:这个人,他目光远大,胸有格局,因而能够享受生命的每一点,每一滴。
——从大清国到现在,这个段子越来越火。只要说到格局,这个段子是必须提到的。
(3)一粒种子,在花盆里是盆栽。在缸里是绿植,在庭院中就是参天大树。
所以对于格局的理解,第一要足够大,唯其大,才能让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尽显得无足轻重,不至于让我们沦陷于生活的琐事之中。
第二个要远,目光长远,才能不争眼前寸利,才能轻装上阵,走出更远的人生。但大和远,只是格局的两个维度。
(4)网上有个帖子,说是有家公司来了两个年轻人。
第一个大开大阖,词锋凌利,言必提大洋彼岸,语必及千秋万代。其格局之大,视野之宽广,连公司老总都撵不上。
格局这么大,那就给他件大活,把公司参加博览会的事情搞定吧。
一听博览会,这孩子眼神一亮,立即开谈展会经济、品牌效应,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主管急忙打断他:打住,打住,你赶紧把事情办妥,回过头来再说这么宏大的东西好不好?
办妥?年轻人茫然:怎么干?
唉,主管仰天长叹:没有实质内容的格局,那叫眼高手低!
只好把工作再交给第二个不声不响的孩子。这孩子先查了以下,发现公司以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博览会,就立即打电话资讯负责展会的公司。很快了解到,对方先需要先行了解参会公司的规模,场地大小,预估人数,而后展会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安保资源。
弄明白这些流程,再去找具体负责人员确定诸多要素,不过半天,这些杂事就全部搞定。
那么这两个孩子,孰高孰低,就不再有悬念了。
(4)你的格局,万不可太空洞。必须要有真实材料来填充。
史记中有两个故事:一是项羽的叔叔项梁,起兵抗秦时,追随的乡亲父老纷纷加官进爵,只有一位老兄,原地踏步,仍然是名普通士兵。(因为其在老家帮项梁主持一件红白喜事时,搞砸了,所以项梁觉得他不是可以托事之人,只能做普通的小兵)
第二个故事是陈平,主持村祭祀时,把肉切割得方方正正(对人性的洞察,不患寡而患不均,重要的不是自己得多少,而是别人得多少),第二个陈平的故事是,刘邦错估形势,亲征匈奴,被困在白登道,群雄袖手无策,陈平则关键时刻提出奇谋,美人计,画一幅美女图给匈奴那边送去。(原来这美女图是给匈奴大单于的老婆送去的,大单于后院起火,成了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这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对格局的了解和判断)
(5)格局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
马云现在很牛逼,是各方面的成功人士,但他当过英语教师,大学时苦练英语,西湖边给人做导游,还是学生会主席,语言能力,组织能力锻炼出来了。创业后,拉投资,被人拒绝无数次,坚持不放弃,才能在6分钟之内说服孙正义拿到改变命运机会的关键投资。
所以你的格局之内,不能少了日常的刻苦训练。
(6)格局的维度
辽阔长远的时间线,宏大全面的空间感,与用来填充格局的人性洞察与历练(最后的人性洞察和历练是最重要的)
没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历练,你的格局就沦为眼高手低的名不副实,沦为不堪重负的空想。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高台,起于累土。拥有大格局之人,并不屑于小事,事实上,越是格局之大,越是精务于细节。但大格局之人,绝不会因为琐事枝节,而生出无谓的纠纷或陷入情绪之中。
竞争争的是什么?是比对手更快乐的完善自己。学会与对手相处,才是最厉害的。气量和方向,是一个大格局的人应该有的内涵。
(8)弘一法师说: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格局不过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要做到性缓而气和,需要我们对人性的揣摩研习。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居于山中问沟壑,常住江边问水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却隔膜人性,那就如同深海之鱼,却不习水性,必是死鱼。有些人之所以泥陷于浅陋的认知而倍感痛苦,枉度此生,就是因为认知不足,对人性了解太浅。脑子是一个好东西,每个人都要用起来,沉下心,从工作生活的细节开始,慢慢积累,体验,经历,你的格局自然渐渐形成,心胸会自然辽阔,杂乱而纷繁的思绪,也会如同春后柳絮,落地沉泥,生根发芽。
当我们的心打开,就会发现此前所经历的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