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追求长寿

之前看了一本冯唐的书。说打坐是为了追求长寿。如果打坐的时间超过了能延长寿命的时间,那么打坐的意义何在呢?他的这个思路让我不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对号入座一下。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工作的时间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生活的时间,那么工作的意义何在呢?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很多人工作是为了今后能更好的生活。

但实际过程之中有一个让人产生无奈的结果。什么结果呢?人的寿命固然相对而言就是那么几十年。但是谁又能担保明天依然是明天呢。就像有些看透世间的前辈们说的那样。

睡觉到第二天睁开眼睛,不禁对自己说又赚了一天。这个就让人不禁让人再次陷入沉思。是不是生活工作的单位应当通过二十四小时来划分呢。明天怎样我们不知道。

甚至说下一秒怎样,我们也只是可期。所以生活分成二十四小时。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不少是占用了超过八小时的。如果有选择的情况下。好好计划。把所有的工作压缩在七小时之内。

在减去睡觉的六七八个小时。那么还有八个小时左右是生活的。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像打着鸡血一样把他蒙混过去。很多人的胃病啊老年病啊,都是因为这样积累出来的。

所以有些时候,你看到某些人让你觉得有不适感的时候。建议还是少看一点,不然又影响了你二十四小时里面的珍贵的时间。就像有人说过,每天都当是最后一天来过。

这样会让你过得很充实。也会减少对回忆的纠结。对未来的不可预期的无奈。过好每一天。有计划的让自己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有条不紊。快快乐乐的。

减少那一类今天的努力,明天就会更加好。但今天努力对未来可期这种想法并不是说有什么偏差。只不过很多人跑着跑着就跑偏了。变成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中。

完全没有了生活。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也影响着自己的工作伙伴们。不经意的把他们纳入了火,影响到了伙伴们的生活之中。本来自己影响自己,这没什么话说。影响到别人就不好了。

所以实际上每一天满打满算的叫做生活的时间,也就八小时。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不要受无关紧要的人,影响自己的情绪了。生活好好的过。你因为别人影响你的情绪。

导致影响了你的身体。那么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你自己和你自己的家庭。同时也影响到工作。影响到工作的伙伴。其实就工作而言,没有你地球照样转。就生活而言。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所以你要知道你并没有那么重要。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完。不要过于苛刻,追求完美。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如果你非要做得完美,那么首先就会有一个问题出现。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面出现的完美,首先他就是不完美的。再者说,所谓的完美也只是在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时间里而言是完美的。超出了那个范围之后,它始终是不完美的。

所以生活之中追求所谓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体现。所以当自己钻牛角尖了。问题碰到壁垒了。是时候放松一下自己。换一种角度来尝试,让自己感受那一种放松。

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了。或者说问题在时间的摧残下,他就不再是问题了。就像之前有人说过,提出问题可以,你还要解决问题,如果你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

所以有些时候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很多事情本身就不是问题。硬要把它捋出来当成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世界变化万千。月有阴晴圆缺。

没有什么是你放不下的,没有什么是你看不开的。分轻重缓急。让自己像心脏那样张弛有度。这样才是生活,这样才是人生,这样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一种选择。

不要每天皱着眉头,不要每天板着脸。没有谁欠你的,你也没有欠谁的。想想开心的事情,不用强行保持欢笑,略带微笑就好。遇到与你持不同意见的人想和你争论时,笑笑就好。说他是对的。

其实有些时候说有些问题是原则性的,不能退让的。那就表达出来,对方继续毫无依据的想争执,想诡辩时候,笑笑就好。人家要撞南墙,你就让他去撞啊。

只要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你大可不必好为人师。八个小时的时间那么珍贵。那些破事不值得你投入你那么珍贵的时间。人活天地间。别人给你画着圈,对你说有意义的事情,也只是别人给你的。

对你自己而言,可能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不过是他画了一个饼吧。如果非要找一下人生的意义。那就内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自然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也不一样。

如果有一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那就尽情挥洒自己珍贵的八个小时吧。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这很正常,很符合客观。不要盲目去追求别人的人生意义。

就像有些人感觉静下心来打坐,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能让自己感觉很开心很平静。能有一种完全融入自然的感觉。那就去做嘛,只要不是开篇说的你打坐是为了追求长寿,然后你发现你打坐的时间比你获得长寿的时间更长,那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感悟自然,不只是打坐。可以是看一本书看一本让自己触动的书。毕竟作者写书就是希望能找到与自己有一种共鸣感的群体。可能有些作者追求的是读者最大化。

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协,作者只是在找寻,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找寻与自己有共同观点共同执念的人。只要不是让自己浪费那八小时,那么很多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创的因,那么自己就受那个果。

因果循环其实本身他也是一种别人所预设的一种观念。为什么有因才有果?无因有果,难道不行吗?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范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