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有人当着我的面说一句“你老了”。也许我不会觉得是什么坏事。
都说人越老就越对以前的人事物记得越清楚,而最近的那些日子总也想不起来。我越来越同意这句话,也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快就跨进那个行列了,尽管我才三十出头。
老父亲一早就买回了肉、菜、蛋,在厨房大展身手起来。就着香气草草刷了牙,往脸上泼了几把水,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醒了。对我这样一个爱吃的人来说,最大的福气莫过于家中有个十八般厨艺样样精通的父亲。一碗猪杂汤,也许稀松平常,却在父亲手中硬是煮出了琼浆玉露之感。
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要说一碗好吃的猪杂汤,煮好一次,也许在油盐酱醋间细细把弄后也不难。可几十年都保持同一个水准,且让人回味无穷,就是本事了。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父亲便常带着我跟弟弟去到离家不远的小公园处去吃上一碗猪杂汤,那时不懂此种美好,可小孩的心中也是满怀欢喜。后离乡常住深汕两地,父亲也常常在早上为一家人煮上一碗猪杂汤。我与弟弟二人如今这人高马大的样,也多是托了那些年来的汤汤水水。一碗猪杂汤,咋听可能无甚可讲之处,听来也俗气得很,但偏偏我那厨神老爸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先说这猪肉,并不是随便哪一个部位的肉煮出来都一样,必须是猪背上贴着猪骨又往上几分的猪脊肉。三分肥七分瘦,正是保证最佳口感的基础。买回之后洗净下刀,切法也有讲究。下刀处必要与肉的纹理形成一个十字,刀身稍稍倾斜,刀要磨利,每一刀下去肉的厚度要相仿,唯如此方能保证略有嚼劲又不至于费力咬动。
再说这猪肝,得是当天新鲜的猪肝才好,买时要注意观察猪肝表面的颜色。如果是趋向于黑色,那最好是不买。新鲜的猪肝,表面是粉色中带着紫,从面上用手指往下按,是略微有弹性的,闻起来有淡淡的腥味,太腥则又不妥。
我家猪杂汤,特别喜欢在汤中打上鸡蛋和紫菜。起锅烧水后等水沸腾,一沸即刻加入猪肉猪肝,然后加上紫菜鸡蛋,大概三两分钟后加一碗冷水,添上一把洗净的枸杞,二沸再煮三两分钟,就可关火盛出享用了。有了鸡蛋跟紫菜、枸杞,汤变得更加鲜美起来,要是再有面条,那这一碗如何能不让人心满意足。
满满两大碗下肚后,我觉得这才真正打开了当天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