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敦煌9月11日电(通讯员 许棚钊 杨炅)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西部教育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履行”实践队远赴甘肃敦煌,到当地的两所乡村希望小学:定西小学和武威庙小学,开展以“科启沙都,逐梦丝路”为主题的科技支教活动。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开设了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启蒙课堂,激发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梦想,并为孩子们送去了182双崭新的运动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奔跑运动,走好上学路。
实践队员与当地师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培鑫 摄
透过屏幕,“遇见”未来
“老师,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我们如何才能考上大学呢?”
在支教活动之前,实践队向孩子们征集了许多这样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回答他们,实践队员邀请校内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拍摄了专题微视频。在播放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细心地观看每一个细节,听得十分认真,生怕自己遗漏了一分一毫的内容。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提出问题,渴望得到大学生老师更为详实的回答。大学,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一个个瞬间,一点点细节,一句句话语。
在带来微视频的同时,实践队员也尽力给孩子们呈现了他们想“遇见”的外面的世界;通过展现大学生活、学习经验,为身处戈壁的孩子们插上一双“梦”的翅膀。
烛光闪烁,梦想起航
“小小玻璃片,它的作用可真大。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老师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同学大声喊:“放大镜。”老师通过谜语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很巧妙地逐渐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凸透镜。
在分组实验中,孩子们听从老师的指令,一步步探索凸透镜成像的奥秘:“成实像还是虚像?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在蜡烛摇动的火焰下,借着烛光,孩子们认真且仔细地完成每一个步骤,思考每一个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太好玩了,而且还学到了凸透镜不一样的作用。我很喜欢。”一位三年级的同学在小组总结中这么说道。
伴着烛光,孩子们看到了像的不同,像的变换,像的伸缩;伴着烛光,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方法,收获了快乐;伴着烛光,他们带着梦想一步步起航。
水果电池,点亮智慧
“老师,我们用四个葡萄就让这个二极管发光了!”在一组一组孩子们的紧张制作以及热火朝天的讨论改进下,只见每一组的水果材料通过铜棒和锌棒的合理有序的串联,已经能够使准备的二极管发出较为耀眼的光芒。同时,通过导线构建的完整的电路回路,许多小组已经可以将两个二极管串联进电路,并且使两个二极管都发出微弱的光。
随着老师的引导与讲解,孩子们逐步在两种电极棒上系好导线,在这之后,又将水果材料——葡萄进行有序的串联,并且仔细听取老师所说的注意事项:在每一个葡萄上只能出现一个锌棒和一个铜棒。孩子们一个一个将电极棒插入葡萄中,同时通过之前连接的导线将分散的几个葡萄串联在一起,最终做成了水果电池。
“这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我们通过水果电池这个有趣的课题将化学的小知识带给孩子们,这在避免课堂枯燥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通过小组合作而产生的快乐。”一名实践队员说道。
吊起重物,承载梦想
孩子们在课堂上制作的内容,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搬运器械——小吊车。小吊车的制作,由于它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不同的结构部分所产生的作用又不尽相同,所以在亲身制作方面对三至五年级的孩子们有较大的挑战性。面对这种较为困难的科技制作,老师通过将制作流程逐一分层,并对每一层次的内容进行提取细化,从而更好的给孩子们完整清晰的阐述制作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在基本过程与方法都了解透彻的情况下,孩子们就更加容易上手制作,更能体验制作所带来的乐趣。
“老师。我们组做出来小吊车啦!”随着这样的声音逐渐增多,孩子们都开始喜笑颜开,兴高采烈。在最后的总结环节,老师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感悟,孩子们分享最多的就是他们如何克服苦难正确穿线的过程以及小吊车吊起重物的无限喜悦。
在小吊车课堂之后,老师还带着孩子制作了国旗升降台,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制作过程也培养孩子们自我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孩子们认真拼装小吊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培鑫 摄
拖曳程序,萌发思想
在“编程一小时”的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仔细找到正确的程序块;孩子们认真思考,寻找解决任务的最佳方案;孩子们耐心调试,找出程序中对应的细小错误。在“我的世界”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他们能让僵尸移动,能让铁傀儡保护人类,能让人类与僵尸捉迷藏。而这一切的操作,关键在于对小程序块的拖曳,以及在仔细思索之后对程序块的合理排序与组装。
起初,孩子们对“编程”这个名词十分陌生,不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但是,在这样的游戏之后,孩子们对“编程”已经不再生疏,他们通过一个一个小程序块的操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这堂课的主讲队员认为:“编程一小时”就是通过游戏这种新颖的形式将编程思想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编程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孩子们基本的计算机思维与编程思维,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极大裨益。
赠“履行”之履,助梦想之力
午后的晴空,依旧是那么蔚蓝,那么旷远。
金色的阳光下,是孩子们一个个快乐的笑脸,一张张稍显稚嫩的脸颊。
玩耍,蹦跳,烈日下的他们,是那么可爱,笑得那么灿烂。
但是,低头看看孩子们脚上的鞋子:大部分孩子穿的是家长手工做的黑色布鞋,有的鞋头已经磨破,漏出了脚趾,有的是洗得泛白的已经褪去花纹的运动鞋。孩子们穿着这样的鞋子,行走在上学路上;在农田里,在葡萄架下,在水井边,帮着家长做农活。当实践队员们给孩子们分发我们带来的崭新运动鞋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打开鞋盒,小心翼翼地试穿。
“同学,你为什么把新鞋子又放起来了呢?怎么不穿着它跟同学们一起玩呢?”
“老师,我今天没穿袜子,怕把这鞋子里面弄脏了。”
“老师,既然我们都穿上了新鞋子,那我们就举办一个运动会吧!”
“好呀,好呀,现在举办一个运动会吧!”
“是呀,是呀!”
孩子们对新鞋的喜欢和爱护让人心疼,孩子们的喜悦和兴奋又让人深受感动。实践队专门为孩子们策划了一次趣味运动会,穿着新鞋,伴着阳光,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开心地大笑。
希望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运动鞋,更加自由地奔跑运动,开开心心走好上学路;穿上“科技梦想之鞋”,更加努力地学习思考,踏踏实实走好求学路,奔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