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运营架构
对好色派沙拉来说,「运营架构」可能有下面几个层面构成。
1、健身房的合作体系——种子&核心消费者的获取。
与上百家健身房品牌深度合作。
健身原则是管住嘴迈开腿,对健身房而言,好色派沙拉能帮健身房管住会员们的「嘴」,保住健身效果,这是健身房以往很头疼的一点;对好色派沙拉而言,能拥有一批粘性极高、社交及传播价值足够够大的种子&核心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这些从健身房导流来的消费者,是一个个鲜活到近乎「裸体」个体。好色派沙拉有能力从健身房获取他们的很多信息,况且也因为他们调性相近,能做出更具针对性的运营活动,建立品牌社群。
2、利用实体店和公众号的结合,尝试构建紧密流畅的运营闭环。
一方面尝试将到店用餐的消费者导入服务号运营;另一方面也利用订阅者的微信关系,接触更多潜在消费者、引导至实体店消费。
3、在互联网创造兼具质感及传播力的营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
健康概念火热,「吃草」概念也日益流行,也许真正到了「主食沙拉」的流行质变临界点。好色派沙拉尝试去接触更多的消费者,传达品牌理念,教育消费者。真正把「主食沙拉」变成流行品,让更多的人去习惯种「时不时吃顿草」的生活方式。
二、关于服务号运营。
好色派沙拉认为每条推送都意味着一场营销Campaign。读完目前为止(2016.2.27)的所有推送,感觉服务号的运营更侧重在:「已有的忠实消费者」。
例如:
1、「握力器」推文:握力器送给非忠实消费者意义不大,他们不会因为送个玩具就去吃沙拉。而送给忠实消费者则会有完全不同的效益;
2、「猜谜题」推文:非忠实消费者,甚至单独的一个消费者都不可能集齐五张单兑换奖品。猜测活动也许是让忠实消费者去主动接触一些相同的忠实消费者们。开始尝试构建社群雏形。
3、「坏设计」推文:价格如此高的沙拉,忠实消费者们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做了聪明的消费决策。非忠实消费者很难点开一篇命名如此奇怪的文章。
想一想,服务号这样的目标人群选取合乎逻辑。毕竟,例如已订一周套餐的消费者,更愿意点开一个品牌服务号的消息读。感受自己与品牌之间的羁绊。
广告学中,有一种专门针对消费者消费之后的观看,而制作的广告。
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这样类型的广告让消费者相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举一个场景:他们能在面对朋友的时,证明自己的消费决策是聪明的。而这样的证明也能带来「安利」的效应:向朋友们推荐这个品牌。
目前服务号的存在,大约出于这样一个定位。
三、关于服务号产品
1、积分系统的设计。
每日打卡,仅凭由此产生的积分,相当于一个半月后能免费获取一款沙拉。
此外,每次购买沙拉也能产生积分,大约相当于买十来份能送一份。
积分或优惠券这样促销形式的目的,是形成「价格歧视」。让「时间及精力成本」的投入能够抵消部分的价格。从而使得价格敏感度较低,但缺少时间精力的消费者直接消费,消费水平稍低却有不少时间精力的消费者也能购买进行尝试,进入教育消费者的运营轨道。
(或许,目前这个积分的获取成本可以稍微放低一点。)
2、???
四、关于其他
1、沙拉的周套餐有午餐和晚餐,可是早餐怎么办?同理,目前周套餐是5日套餐,可是周末怎么办?
若以「生活方式」为目标来运营好色派沙拉品牌,也许需要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这里说的「怎么办」未必指在周末或是早晨,向消费者提供沙拉。而是沙拉未能覆盖的饮食情景的饮食方案推介。
2、现在的运营思路偏于:①、使现有消费者的购买频次进一步的增强;②、以现有消费者的微信人脉开拓潜在消费者。
对除去以上提到的,其他潜在消费者的运营,似乎并没有清晰的方案。
其他潜在消费者,例如:①、有成熟健康观念,有需求的和消费能力,却不去健身房,自己跑跑步、打打球的群体。②、生活或许没有那么健康,但也会偶尔感到腻,想吃草的群体。
运营框架中提到的第三部分也许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也有可能因为品牌阶段及运营节奏的考虑,尚无能力顾及这样类型的消费者们。)
一点感想,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