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在时间的维度上,自由地前行。前一秒钟过去,那就永远地过去,我们无法再度回到之前的那个时刻。
最近在读一些作品,我把读书的笔记和自己的感想杂糅在一起,以要点形式写成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目标要明确而具体,才能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一个空泛的目标不足以激发你的力量。
2.当我们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从大脑里的想法到客观的现实,会有一个互动的作用。而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到外界的一个显化的过程。而我们的认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是需要检验的。
3.在大学普通物理的实验课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验数据误差分析。由于客观世界的限制,我们无法在实验中做到理论级别的精确,因此从各个方面,都可能会引入误差。而这些误差可能会成为影响实验进展或者结果。于是,对这些误差进行分析,搞清特性并进行掌握,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知世界。
4.既然人类在观测客观世界时,都会存在误差,那我们在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否可能也存在误差。于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误差,那这个误差来自于哪里?我们的误差是否有一些统计规律,可以方便地让我们根据规律进行还原,使我们的认知尽量的归化到本来的面目?
5.就像如果一个钟表走时更快了,而且假使我们通过某种方式知晓了钟表偏快的特性,那如果我们没有条件直接对时间进行设置,那只要在每次读取时间的时候,进行修正就可以了。那问题是,我们关于认知,是否存在偏差?
6.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中,三维世界里还带有一个桀骜不驯的元素就是单向的时间。在三维世界里,我们可以在空间里自主地移动,然而,我们却会困在时间的流逝里,也就是,我们无法在时间的维度上,自由地前行。前一秒钟过去,那就永远地过去,我们无法再度回到之前的那个时刻。
7.时间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而我们关于时间,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偏见。
8.定下目标其实是应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方式,我们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灌注到不可逆转的时间中。然而,在现在和未来的分野里,我们却也容易呈现出这样的特性。
9.我们对未来,往往更容易采取抽象策略,给予更多过高的期待,看重意义的伸张,注重“为什么”,对一个目标一件事情,赋予更多的宏大格局的意义关联,并且倾向于过早的透支未来的成就感;而我们面对当下的问题,往往更容易采取更具体的策略,注重“是什么”,更多会在意自己的具体动作方向,在意实际的困难,在意可行性,在意当下时间的状态和情绪的变化,甚至倾向放大困难,从而让自己停滞。
10.“为什么”和“是什么”是两种模式,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容易更多地用“为什么”的模式,从而各种美好,全然不顾落地,于是入坑;而我们在面对当下的时候,容易更多地用“是什么”的模式,却忽略长期的意义和回报,于是很容易短视。这是许多人拖延的一个原因所在。
11.我们在对时间的认知上,在人性中嵌入了这样一种近乎是本能的认知偏见。而假使我们要真正能够成长,我们需要能克服并驾驭自己的这种属性,修正这个偏差,并且能够真正理智、依照逻辑地,朴素按照应有的路线前进。有一句话是,在谈未来的时候,都是探险家一样雄壮;但是面对现在的时候,都像个会计一样精明。许多事情断然无法是即时反馈的,我们需要能够有魄力,承受时间更长的一些考验。
12.在做事情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为什么”之类的意义性,一方面也要兼容考虑“是什么”之类可行性。所以,如果你能平衡两个方面的因素,就像驾驭马的两条缰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你,但是却用冷冰的现实来警醒你。这个组合拳会很好使。
13.杀鸡取卵虽然是一个成语,我们可能觉得自己不会那样傻,但是我却相信,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实时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杀鸡的时候,你从来不会觉得为了取个蛋,自己是错的,而只有这个事情成为故事,被人津津乐道的时候,于是每个人就感觉杀鸡的人是笨蛋,而自己比他更聪明,于是好像生活更有了智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