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董宇辉的个人信息不多,只知道出生于陕西大荔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在一次直播中,董宇辉介绍《苏东坡传》时,他讲起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他搬出了自己和弟弟的亲身经历。
“那时我每天在镜头前上课,把热情毫无保留传递给几十万学生,激动得头晕。但生活上,我是个低能儿,完全靠弟弟照顾我。”
“我到饭点忘记吃饭,他会默默煮碗面放在我边上;讲课到一半突然没电了,他穿着拖鞋就冲下楼去物业充电……”
董宇辉在讲述这些回忆时,格外地平静,你不会从他的眼角看到泪花,但是弹幕里已经哭成一片。
“他是个长相普通,脾气温和的人,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弟弟,就像苏轼很幸运有苏辙,用一生的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哥哥。”
大家都熟知苏轼、苏辙(其弟)、苏洵(其父)三苏,一家人、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三,我特意查了一下其之间细节脉络。网上有一种说法是苏辙为救哥哥苏轼才做官的,苏轼一生在被贬,苏辙一生在捞哥,一直官至宰相。虽然有点夸张的网络语言色彩,但细节上苏辙与苏轼深厚的兄弟情是值得推敲,也是古今奇谈兄弟之间的佳话。
随后,他悠悠地诵起了《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犹未尽,而后又用英文版来了一遍。这就是有才华的好处,张口就来、随意切换。
就这样,20多分钟时间,两万本《苏东坡传》一抢而空。
现在的90后00后独生子女居多,兄弟情是很多独生子女无法体会到的。
关于他的直播,文化人的“降维打击”也让大家见识了知识的力量,卖个产品还会给你讲英语单词释义,甚至扩展到人文、历史和地理常识,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才华真是好东西呀。
他的很多解说都能直接引用来做高考文章素材。
情感真挚感人。
他的直播间温暖而治愈,质朴而美好!
他的成功不是幸运,而是厚积薄发!
在直播间带货,与其说带货,不如说他让人们重新审视物的价值。无光商品属性,他讲的事乡愁、相遇和错过,那些私人的、隐秘的情感记忆。他在直播间所带的商品,感觉不是单纯的一件东西,而是赋予感情和情怀的物,像是拥有灵魂之物。
很多人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宇辉直接提升了直播带货的境界。
而董宇辉背后的新东方所遭受的“双减”磨砺,又让人感叹‘宇宙的尽头是带货’。
人与物在相互选择、互相成就。
转型进入直播赛道的老俞,偏偏选择农产品,走助农路线,他想让农民能稍微挣点钱,贫困学生就能上得起学。同样的,董宇辉也是农民的孩子,当他说[谷贱伤农]的道理,饱含的情感与体悟,想必只有切身经历才有如此,也饱含着我生命经验的体认。
董宇辉说自己不过再讲三餐四季、纸短情长,偶尔运气好而已,得到大家莫名其妙的抬爱。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我在董宇辉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想清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每一次十字路口,都是对初心的再次体认。即便追逐六便士,也不要忘记抬头看看月亮。不要忘了山川湖泊、行星宇宙,不要忘了诗意的栖居地,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终将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找到自己。
作为一个读者,抑或是作为一个同为时代的人,即使没有如此般的经历,但也能从其人其产业变革中看到。无论是新东方所经历的考验,还是董宇辉的逆袭人生,都让我觉得内心强大的人在遇到什么挫折时,他们都能挺过去。
之前和某一同事探讨过教育孩子的观点,同事也把自己的育儿经验热心分享。我们都聊到了一个观点,教育孩子是基于情感和爱,但只有爱还不够,还需要成长和蜕变。
孩子的成长会遇到痛苦,在他痛苦以后又没有能力通过突破获得某种成就感,父母多么希望孩子可以获得这样的能力!
那天晚上没有休息又从学校步行15公里走回市区,只为省钱。
那一个难熬的夜晚差点击碎这个青年。
但他却没有抱怨,好多年后人们在问起他:
那一路是否感到孤单与漫长?
他的回答是——恰恰相反,我记住的是漫天星光与一路歌唱。
这有什么玻璃心的,这段经历如果能熬过去的话,我真牛!
他熬过去了,他的内心强大了,他把玻璃心变成了钢的。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1996年讨论美国几十年来进行挫折与自信的关系说提到:
孩子需要失败,他们需要感到悲伤,焦虑和愤怒。
这是他对美国持续多年的“自信运动”后的反思,这段话也值得我们对中国二三十多年来偏狭的“快乐教育”和被误解的“愉快学习”进行反思。
对于一个健康、幸福成长的人来说,积极的情绪是必须的。
但是我们不需要为了积极情绪而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让孩子有一丝一毫的悲伤、焦虑、挫折,如此他们就不会处理自己的问题了。
如今社会物资极度丰富,各方面都富裕起来的社会,很容易让孩子失去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观。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高一不想上学,问他为什么?
他会说:
“上学没有意思,也不需要,因为家里日子已经过得挺好的了。”
在经济时代,对人最大的考验是价值观,否则富裕起来,人生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很多人说董宇辉正好验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他们忘记了同样还有一群人喊着“寒门难出贵子”。
其实,物质环境只是客观的存在,真正磨炼人的意志的,并不一定是贫瘠的物质。
家庭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它会决定孩子的高度。
如何练就董宇辉般坚强内心,孩子需要失败,需要一定负面情绪
你看董宇辉,他面对老师让他去教室外面站着,面对同学对他口音的嘲笑,面对黑车司机的再三涨价,他也有负面情绪。
有自卑,有好胜,有愤怒,有无奈,但是他有着充分的弹性和活力去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你看他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获得了新的力量,克服了这些负面情绪,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
事实上,孩子需要失败,他们需要感到悲伤,焦虑和愤怒。
当我们充分地保护孩子免于失败时,实际上我们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如果我们替他们打气,弱化打击,增加他的自信,用热情的赞美使他分心,而不是正视问题,我们只会使他更难达到掌控。
如果我们剥夺他获得掌控的机会,反而会使他失去自信,这个效果跟我们蔑视他,侮辱他,嘲笑他和体罚他的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这种“自信运动”反而是造成目前大量年轻人信心不足的原因。
因为我们在孩子摔跤处先铺上垫子,在他难过时先替他找好借口,使他感受不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为了不让孩子感到失败,我们先剥夺了他自我超越的喜悦。
我们一味地防止孩子感到悲伤和焦虑,反而使他们变成抑郁的高危群体。
如果成功来得太容易,那么将来失败的代价就会更大。
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做这样打击孩子,让他变成抑郁症患者和高危人群的事情。
在孩子最需要调节自己神经,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时候,我们错过了最关键的时候,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让他一下子面对这个社会的复杂,挑战和完整世界的时候,他们将无法长大。
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能力——挫折教育奋斗观
人生的道路上既然没有办法避免困难、挫折,那就只有加强磨难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能力呢?可以试试这么做:这是我从一个西柚妈妈那里看到的,非常认同,也很有必要。
第一,为孩子树立挫折意识
有的孩子只听得进赞扬的话,不能接受批评的言语。这样的孩子,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舍得批评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一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就会出现逃课、逃学、与同伴发生冲突的事件。
因此,父母应该首先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同时,父母也要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自立自强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从而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像董宇辉这样执着的品质。
经过千锤百炼的孩子才更具有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尽到的义务。
因此,在孩子碰到困难和失败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困难和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告诉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么样。
第二,采用榜样来引导孩子
今天我就把董宇辉的直播视频分享给孩子看,听着董宇辉的经历孩子好像获得了力量。
就像董宇辉用曾国藩的例子给自己鼓劲一样,给孩子讲别人成功前所遭遇的挫折,或者父母小时候挫折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可能会遇到挫折,只有努力克服困难,本领才会越来越大。
孩子多读一些这类的伟人传记,就会感觉到成章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
和伟人比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
伟人是在海洋里和大风大浪搏斗,而我们的挫折真的想在公园里划船时遇到的一点小风浪。
久而久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第三,挫折教育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孩子自尊心较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
如果孩子比较自卑,本来就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父母就不要过多的指责,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其次,家长还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
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订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直面挫折才是决胜人生的法宝。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作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心理的韧性。
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直面挫折,搬开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结语:愿曾经的孩子、以后的孩子都有董宇辉一样坚强的心
“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
希望所有孩子都有董宇辉一样坚强的心,都有新东方一样东山再起的魄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