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前的今天,中国东三省发生了鼠疫。在防疫英雄伍连德到来之前,哈尔滨死亡人数就接近了十分之一。
最终,在付出了无数惨重代价后,鼠疫才终于在4个月后得到了控制,但这场空前的灾难对人们的生活甚至心态都影响至深。
疾病与人类历史有什么关系?很长时间以来,疾病在史学家的叙述中,是没有位置的。但是这本《瘟疫与人》却让人们看到: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被低估了,它们非但不是配角,而且还是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
“行走的生化武器”。
过去,医学不发达,人类抗疫苗,始终靠自身免疫力。等一部分人在漫长且痛苦的抗病毒适应期后,体内产生了抗体,这些人对另一部分不含抗体的人来说,就相当于“行走的生化武器”。
比如,1520年,西班牙军队在第二次进攻阿兹特克帝国(今墨西哥)时,如入无人之境,没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推开城门后,遍地尸体。为啥?西班牙人第一次进攻时,留下了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的生化武器:天花。
影响了一国政体之变革,乃至世界的大格局。
比如,1346年,鼠疫在蒙古军队中首次暴发,然后由蒙古人一路传到北欧和西亚。随后,黑死病全面暴发。短短几年,这场大瘟疫就杀死了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
出人意料的是,黑死病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在黑死病暴发期间,大量的农民病死,耕地荒废。农民变成了稀缺的劳动力,他们开始向贵族领主要求更高的待遇。这也间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然后,欧洲人又到美洲去开辟新航路,也把瘟疫带来了。对于到达新大陆的欧洲人来说,他们体内都已有抗体,而对于新大陆的印第安人来说,死神降临了。
印度安人也很奇怪:为什么瘟疫只惩罚我们印第安人,而欧洲人毫发无损?难道神灵站在欧洲人这边?——就这样,从身体到心灵,印第安人彻底被欧洲人征服了。
从此以后,几乎每一场来自欧洲的瘟疫都在重复这个过程。这是为什么欧洲人能轻易主宰陌生的土地,并进而改变了之后几百年的世界格局的一个不为人原因。
塑造一个国家的内部结构。
中国古代,人们为什么先开发黄河流域,而一度忽视了更丰饶的长江流域?因为南方有北方人无法适应的传染病,北方人一到南方就“丈夫早夭”。
在印度,为什么形成了种姓制度?因为当印度内部较先进的文明试图征服落后部落,两个族群遭遇时,各自都带着病菌“武器”,谁都征服不了谁。这就使得先进文明只能用种姓的方式兼并他们,也就是作为稍低一等的、半独立的有机体,纳入文化联合体当中。
……
可以说,在每个国家内部,在世界大格局上,都有一张疾病版图,也帮助塑造了今天的社会。
全球史研究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较早把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起来,从疾病的角度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和文明的诞生,他的这本著作,就是《瘟疫与人》。麦克尼尔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