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着呼吸,按耐住怦怦乱蹦的心,小心翼翼的等待最后的答案。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幕表白等回应的心理前戏。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我只是在等考试成绩。
纠结了半天,鼓起勇气,点击网站查分登录,输入准考证号,再点击前往下一页之前,手抖心慌。准备这个考试,走过了5个年头,说出来真是惭愧啊!
第一年,买书复习,看了一个单元,太难了,惰性使然就放弃了,想着还有明年;
第二年,继续复习,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没坚持多久,就又放弃了,还有明年;
第三年,思想斗争,我到底考这个是为了什么,依然没有坚持,还有明年;
第四年,各种玩到处浪,心理又煎熬的不行,临时抱佛脚,还有明年吗?
第五年,你还有几个明年???硬逼着自己制定了详细行动计划,专注去复习。
鼠标点击的那一刻,似乎时间都停滞了。
幸好,如愿通过,只是包含了5年的时间代价和沉默成本。
目标越具体,行动力越强,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01
爱雅是杂志社主编,她是那种在任何场合都不会穿错衣服的姑娘,精致的妆容,头发柔顺发亮,我被她迷的不行,不仅仅是让人如沐春风,当然还有她的才华横溢。
那天我们约在城区的咖啡厅见面聊天,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上,星星点点,店里播放的歌曲唱着《她说》,我们慵懒的靠着椅背。
爱雅问我:你有没有想过自己5年后是什么样?
我支支吾吾了一会儿,说的模棱两可。
爱雅说:我5年前刚进杂志社做助理的时候,就想的特别清楚。
我5年后,
身着B家风衣,中长发,淡妆;
在简约时尚的办公室里工作,和编辑讨论当月主题;
有自己的专栏,负责杂志社的主要业务;
不为生活忧愁,从容而不迫。
爱雅说这话的时候,我瞪大眼睛,一一用这一,二,三,四和现在的她对比,似乎不差毫厘,就是5年后我对面的姑娘日常的模样。
目标越清晰,才会靠的越近。
02
记得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随口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捂着嘴窃笑了一会儿,这年头谈梦想何其容易,只要5个字,真是万金油啊~
只见我旁边的同学低头思考了一下,眼睛骨碌骨碌转了几圈说:
“我的梦想是能拥有一座山间的小木屋。”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老师问:那你怎么拥有这座小木屋?
有的同学起哄, “是不是在梦里拥有?”
同学涨红了脸回答:“要挣很多钱去买。”
“很多钱是多少钱?”
大多数人树立目标或者计划都会陷入“目标不够精确,太宽泛”的问题,估计再过10年去问同样的问题,他可能还是说,我想要拥有有一座山间小木屋。
2.0版本: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座山间的小木屋。
你想几年住进小木屋,在哪座山,房子多大?现在估价多少钱?
考虑到通货膨胀,5年之后估值多少钱?
回到现在每年需要挣多少钱?每个月多少钱?
再看现在一个月挣多少?不够?怎样挣这么多?是要升职加薪还是兼职外块?
是不是需要重新职业规划?
。。。
大多数人都止步于梦想之后的计划,就如同5年前的我一样。
不断将目标具体化,再付之以行动,你也可以拥有一座山间小木屋。
03
生活家小不点是我在微博认识的90后姑娘。每年我也会按照惯例写年终总结,新年计划,但是看过她po出来自己的计划,让我自愧不如,活得如此精致的姑娘真是让人佩服。
她用漂亮的思维导图,从八个维度描绘自己的新年蓝图。
个人健康;娱乐休闲;
家庭生活;个人成长
自我实现;人际交往;
职业发展;财务状况
再根据每一个维度用SMART原则衡量做细分,用数字去量化。
比如:
每周运动至少3次,每次不低于40 mins;
做年度旅行计划,每月看展览,听讲座;每周看一部电影,写影评;
每个月安排一个主题家庭日,邀请朋友来家里聚会;
每个季度一个主题学习(书籍,线上培训等等);
认识100位有趣的人,记录她们的故事;
21天培养一个小习惯,素质习惯(谢谢你代替谢谢);
生活习惯(坚持记账,每天涂防晒霜啦,吃饭后及时刷碗,物归原地);
每天拍一张照片记录生活,写日总结,周总结,复盘;
。。。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棒,反正我是深深被震撼了,时间匆匆如流水,不辜负每一天。
计划做的细致,其实也是有勇气的面对自己真实的模样。
想想5年前的我,竟然能把一个计划拖了1500多天完成,背后是深深的逃避和不敢面对,高估自己的行动能力,低估拖延能力, 缺的就是完整细致的计划。
制定计划不难,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细致的计划,需要花一番功夫。
敢不敢为自己认真一次?那就起身完善你的计划吧!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