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究竟做什么样的东西?
1.1 大家熟知的研报:金融工程组既然率属于研究所,就必须要写研究报告。这与行业研究报告还是有所区别的。行业研究报告着重于公司基本面挖掘,以及一手信息的整理与分析。而金融工程组的研究报告却有所不同。可以说,研报就是金融工程组研究成果的体现。那么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呢?策略研究Alpha 策略,择时策略以及股指期货,CTA套利都有涉及,也有涉及大数据分析、舆情分析之类的研究。具体可见各大券商研报。此类研究和学术科研比较像,以某动量策略改进为例,首先所做的就是阅读国外最新的相关文献,找到逻辑通畅,见解独到的策略或者模型,然后将策略模型改进,使其适合中国市场的微观结构(比如T+1,融券制度,对冲标的种类等)。在得到粗略的模型后,先简单回测,如果效果好(回撤、信息比、年收益),就扣细节继续做下去使其更完善,同时也利用回测平台做更真实的回测。最后还得调整市值中性、行业中性等。有时,学术论文上的模型效果不好,就得不停的改进,试错,和科研还蛮像的,当然这个过程有时也蛮让人受挫的。(题外,有知友觉得做alpha研究的人简直naive,因为我们做的太理想化,比如对冲的股期可能一展期就会亏3 4 个点,其他券商不清楚,但是就我们组的情况看,我们是很看重回测真实性的,会考虑冲击成本,如换手率,手续费等成本因素也都是按最坏情况回测)产品研究策略研究是大头,但是某些券商就更加着重产品维度的研究(从他们定期发布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从产品维度做的比较多的是分级基金和期权等衍生品。分级基金:我在实习期间协助的第二大块就是分级基金的相关研究(面试被问到好多问题)。在刚回国时,我一直不知道一向保守的我朝SEC居然允许分级基金这种衍生品大杀器在二级市场给散户交易。目前的研究在于折溢价套利策略,上下折预期策略等方向。我个人觉得,分级A定价研究是目前国内最接近传统金工定价研究的研究方向。分级A是固定收益+指数看跌期权份的复合,这样一看西方那些东西就可以用来谈笑风生了。期权等其他衍生品:实习期间没接触过这个,不太了解。当然,有的金工组也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研究类型(甚至是技术分析)OK,扯完研究内容,就可以扯它的载体研报了。专题报告:一般来说,比较复杂的策略或者产品研究成果可以写成专题报告,这也是凝聚研究员最多心血的东西。(有人黑研报水,至少我们组的每一份报告都是大家详细讨论,细心构建,回测,以及不停完善的成果)周报:产品周报(搜集更新所追踪产品的市场信息,总结并提出对下周的展望建议,例如分级基金周报);策略周报(更新以往专题报告中模型最新的预测结果或者持仓收益等信息,最新有一些舆情策略、大数据相关信息的整理与更新)路演:策略研报被辛辛苦苦写出来,就要去买方大爷那路演啦。所以卖方金工研究除了最基本的研究能力,还看着报告写作能力,以及一定的销售能力。路演的话,最集中的就是最近几个月,因为新财富开始了嘛,要拉票的嘛(公募,私募,险资等等)。其他还有些策略会呀什么的,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1.2 大家陌生的内部课题研究:在完成研究报告这些份内事情外,券商金工研究组有时也会接到来自买方(基金公司比较多)的课题委托。此类课题研究也有比较基础的,比如中证500指数投资价值与策略研究。向买方报告策略情况:除了完成策略周报,有时也会向买方提供策略最新的持仓情况。当然,有时候买方也会打电话问问研究员对未来走势的看法。
1.3 误解水or不水,大家都骂卖方研报一派胡言,不否认会有一些研报不太严谨,但仅从我实习期间来看,大家对待每一个策略都是倾注了心血的。组里会认真推敲模型背后的投资逻辑,同事之间也经常相互Q&A。实名反对某知友关于“主要研究集中在统计多少只股票过了20/60日线”的言论。一个金工组,正在进行的研究方向不可能集中,因为每个研究员各有侧重,“统计多少只股票过了20/60日线”可能只是研究中某一个部分而已,该知友以此概括这一金工组的工作情况,是对他们工作极大的不尊重。用脚趾想想都知道,金工组是要新财富拉票的,虽说与买方客户的关系对投票影响大,但是如果自己做的跟shi一样,谁会投票啊,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路演。毕竟是要和其他券商竞争的。至于养他们得花多少钱,大家都知道金融人才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对于在这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理应拿到的预算和薪酬。对于该知友的回答,如果是道听途说请在回答中写明,以免影响大家对于金工组的认识,如果确有情况,请详细说一下,不然这样信息不足,有失偏颇的回答会降低知乎回答的质量与氛围。买方or卖方作为一个实习生,贸然谈这些难免有失偏颇,我就不提供观点,只陈我所知道的事实:人员流动性很大,有卖方跳买方,也有买方跳卖方(资管、保险等)。大家跳的原因各种各样,绝不仅限于待遇和成长两个因素。个人感觉,卖方与买方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新方法的摸索,买方研究可能更注重稳健,力求模型符合市场,计算回测结果尽量真实,但是卖方由于要向客户销售idea,会更注重模型的新意,要让人一听就有启发,就得搞个大新闻~因此就免不了不停的试错和探索。
Q2 掌握技能
金融直觉:这一能力远比编程能力重要,因为每一个模型都有自己内在的投资逻辑,金融直觉有助于我们辨别模型好坏。数学能力:这个不多说,大家都已经讨论很多了,就我自己来看,组合优化、多元统计和计量时间序列的东西用的比较多。
编程能力:由于是偏研究的岗位,主要还是matlab比较多,组里也有用sas和python的研究员。编程能力至少得达到能快速有效的实现某个想法的水平。比如突然灵感来了,能够有能力将这些逻辑思路转换为code和有效产出。
报告写作能力:这个属于卖方比较特殊的要求,因为再美好的结果都要转换为研究报告发布,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模型的理解容易度。销售能力:因为要路演,所以要有能够将自己研报清楚传递给受众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他还得被你说服。与此同时也要和买客户搞好关系。实习、实习、实习。重要的事说三遍,楼主不要过分注意学校期间学了什么,学校学习知识教会了基础的东西,与市场还是有一定差距,一定要来组里实习,这样上述所说的几种能力可以一并锻炼,同时还能更了解这个职业的发展,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其他诸如excel、Wind等,属于常识性要求,就不多提。
Q3 数学统计知识
就我个人来看,我用的比较多的统计知识是计量和多元,数学的话是组合优化比较多也就是运筹,计算数学的一些想法可能会用到(加快编程计算速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