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爸爸妈妈们,大家好!
重要的事情讲在前面:
1、今明两天,校长展示课在咱们学校进行,湖田小学的蒋小燕校长奖在明天早上到咱们班来上课,请大家督促孩子穿冬季校服,戴红领巾。
2、昨天忘了说第六单元的词语盘点默写的情况了,今天补上。第六单元的词语相对比较少,再加上第五单元有部分孩子进行了反复默写,孩子们准备得特别认真,只有两个孩子没有过关,分别错了三个词语和六个词语。今天昨天的再复习,再次默写也已经过关了。默写100分的孩子每人奖励5分,得到奖励的孩子们是欢呼雀跃地,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要加油哦。
今天晨读继续读《凿壁偷光》,昨天晚上我听了语音之后,总结一下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在节奏感上,读的时候要更有顿感,要有强弱音的区别;另一个问题是标点符号的地方,也要有停顿,尽量不要拖音。善于停顿的地方,最好是能做到音停气不断。如果做不到,就先做到音停气也停。相对来说,女孩子读得比男孩子要更有节奏感。在发语音之前,请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督促孩子把这篇简短的小古文,按照划的节奏,反复地至少读10遍,这样会更熟练更流利。
关于古诗的背诵,这星期的任务,今天中午我都已经很明确地和孩子们说清楚了。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在知识大全上注明,爸爸妈妈们可以翻看一下孩子的知识大全,大致也可以知道孩子在课堂上的认真程度了。
今天语文课是学习了第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课文。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篇课文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就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孩子们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孩子们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关于书信,咱们现在真的是几乎不用了。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有时,当我们不能当面互相交流时,不妨用书信的形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哦。
今天分享的一日一得是:州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这个“州”字是个象形字。你看甲骨文①的形体就很清楚,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就是“川”字,表示河流,而中间有个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说文解字》说:“水中可居曰‘州’。”所以“州”字的本义就是水中之陆地。金文②的形体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小篆③则复杂化了,三支水流都加上了“小州”。而楷书④则把三个“小州”变成了三个“点儿”,这是为了书写的方便。
“州”字从“水中的陆地”这个本义引申为古代的行政区划,如两汉三国时的州比郡大,隋唐时的州则相当于以前的郡。从“州”字的本义又可引申为古代的居民组织,如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五党为州。”一党为五百家,五党即二千五百家。
在上古只有“州”字而没有“洲”字(《说文解字》就没有“洲”字)。可见“洲”字中的“三点水”为后世所加。请注意:在我国国内的地名中一般用“州”,如“广州”、“兰州”、“徐州”、“郑州”、“柳州”等等。在世界的地名上则用“洲”字,如“亚洲”、“欧洲”、“非洲”等等。
——左民安《细说汉字》
你们的朋友:徐新云
2017. 12. 19